未来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来你这个敲竹杠。

    天才的竹杠不敲,你敲谁的?

    苏神倒也没有客气,拿出诺基亚和刘祥相互留下了号码。

    从这一刻开始,这一个时间线的刘祥,苏神也算是“真正认识”了。

    “对了,祥哥。”苏神这里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你的跟腱怎么样了?如果情况不好,我建议早点去进行手术,不要拖下去。”

    刘祥一愣,讲真的,恐怕这种关心自己身体的话,他眼下只能在直系亲属嘴里听到了。

    其余的,不是告诉他为国争光,就是要努力训练,不要自满,不要偷懒。

    “还行吧,一点老毛病了,而且也没有时间啊,日程都排到2008年去了。”刘祥道:“我还要在家门口为全国人民拿下这个冠军呢。做手术太影响了,以后再说吧。”

    果然。

    刘祥现在已经是身不由己,很多事情,不是他就可以决定的。

    而且作为现在的110米栏世界之王,他也不可能在这种方面,对于一个毛头小子,言听计从。

    就像是今天的这些对话,这都是要建立在刘祥自己的意愿上,如果他现在自己不想,别说苏神,国内没有人运动员可以勉强他。

    “那,好歹训练量减少一点吧,祥哥,太多真的不好。”苏神说完这段,刘祥就皱眉了,因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多训练,肯吃苦才是王道。眼下国内的“三从一大”还不是从严从难从科学,而是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这“三从”。

    看到没。

    可没有“科学”两个字。

    “一大”倒是没有变化,就是大运动量。

    而这个原则是从什么年代提出来的呢,答案是——————1964。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1964。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训练理论。

    刘祥皱眉是为了苏神好,他害怕苏神小小年纪就得了全国荣誉,后面容易飘了,那可就浪费了一个绝好的田径苗子。因此他故意摆出了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和苏神说道:“小添,你这个想法可不好啊,“三从一大”原则告诉我们,这个大运动量不能少。年轻人更不能偷懒。”

    “只有汗水才可以兑换出成绩的,即便你是个天才,知道了吗?”

    啊这。

    唉。

    虽然知道刘祥这绝对是为了自己好,担心自己走偏,话说这个阶段,自己以前不也有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