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许州正。

    上面就显示到——

    动态平衡启动:独创“振动式预备姿态“,起跑前0.5秒内完成3次2mm幅度的重心微调。

    非对称蹬伸:左腿蹬伸角42° vs右腿45°,补偿先天性骨盆旋转3°偏差。

    神经预激活:比目鱼肌在预备口令时已激活至静息状态的180%。

    技术影响:

    枪响后0.05秒即达最大蹬伸力1720N(比起之前提高7.8%。)

    离地阶段膝关节伸展速度达23m/s,但躯干旋转惯量多消耗5%能量。

    前两步触地时间差仅0.002秒(对比去年均衡提升)。

    第三道赵昊焕。

    杠杆效应最大化:192cm身高配合80cm超长蹬伸距离(去年75cm),髋角变化范围达62°。

    旋转惯量补偿:左臂摆动幅度较右臂大8%,产生7.2Nm抗旋转扭矩。

    延迟激活策略:竖脊肌在离地后0.03秒才达峰值激活(非同步激活)。

    技术影响:

    起跑器承受峰值力1830N。

    第3步着地时身体前倾角仍保持39°(一般选手36°)

    离地后0.08秒出现0.7cm垂直振幅(能量泄漏需优化)。

    ……

    乖乖咙嘀咚。

    这这这。

    余位力已经傻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这样的事情以前从未想过。

    仅仅是这么一瞬间,这个系统就计算出了这么多的东西,并且做出了相应的方案。

    这简直。

    这简直是完全超越了上个时代余位力脑海中对于科技运动的上限。

    这他看起来。

    已经近乎于……

    魔法了。

    有这样的东西。

    就算是普通的教练。

    估计也能更好的针对性做出应对。

    即便是还有很多系统没有想到的方面需要补全,但还是那句话,普通教练估计还没这个水平。

    不。

    是肯定没这个水平。

    余位力自己第一反应就是……

    这些东西别说自己一瞬间得出结论。

    怕是给自己一个月去好好研究这种比赛。

    也不一定能得出这么多的结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