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日尼基体育场。

    世界纪录上标着09年柏林19.15。

    世锦赛纪录也是如此。

    格外亮眼。

    “On your marks。”

    比赛即将开始。

    “观众朋友们,这是这是决定今年谁是200米最强王者的一枪,是布雷克还是博尔特?”

    “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3名的归属,谢正业能否在生日当天拿下铜牌完成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双牌成绩。”

    “都将在这一枪得到验证。”

    “让我们摒弃凝神,安静的跟随运动员的步伐,欣赏莫斯科的200米终局之战。”

    气氛渲染完,整个现场慢慢安静下来。

    这也是比赛的观赛礼仪,在发枪之前为了不干扰运动员。

    就是得这么做。

    第一道的阿纳索·乔瓦瓦纳屈膝俯身,双手撑在起跑线前的塑胶跑道上,指尖微微发力,将重心压得很低。

    他的肩膀放松,没有刻意绷紧,手臂自然弯曲,这样能在启动瞬间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第七道的亚当·格梅利则是另一种姿态,他的身体前倾幅度稍小,但核心肌群收得很紧,仿佛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释放力量。

    “set。”

    嘭—————

    发令枪响。

    比赛开始。

    两道身影几乎同时弹了出去。

    乔瓦瓦纳的启动第一步并不算长,但落地时脚掌的缓冲做得很到位,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前掌,将地面的反作用力更顺畅地传导到腿部。这种落地方式能减少关节的冲击,让他在启动阶段就能保持身体的稳定,为后续的加速铺垫。

    启动反应一个0.151。

    一个0.172。

    200米,一直启动都说不上特别快,毕竟这不像百米那样……那么那么吃。

    启动反应当然虽然也很重要,可是起码比100米,还是要重要性少了一些。

    当然你要是说你的系统反应在0.200以外甚至更多,那肯定就不行。

    那就是龟速反应。

    放在200米里面也是一样。

    这个不会有任何区别。

    而亚当·格梅利的启动第一步带着明显的“缓冲式发力”特征。

    脚掌落地时并非直挺挺砸向地面,而是脚跟先轻触跑道,随即脚踝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