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落地时间都与前一步相差0.2秒,没有因疲劳出现“抢步”或“拖步”。

    最突出的是他的“膝关节角度控制”。

    支撑时膝关节弯曲角度稳定在130度,蹬伸时伸直角度稳定在175度。

    不完全锁死,保留5度缓冲。

    这种“固定角度发力”让肌肉的收缩幅度保持一致。

    避免了因角度变化导致的力量损耗。

    此外,他的肩部始终保持“水平稳定”,即使右臂摆幅大于左臂,肩线也没有出现上下起伏,这种肩部控制能减少上半身对下肢节奏的干扰,让整个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像“教科书”般精准。

    尤其是他的跑动稳定性。

    源于苏神给他做的核心规划。

    整个二沙岛。

    除了苏神。

    核心质量最高的,核心力量最高的,就是他劳逸。

    虽然没有张培猛那么好的技术领悟能力。

    更没有赵昊焕那种超强的天赋。

    但他能走到这一步,与他对于身体的开放,尤其是对于训练质量的超高要求。

    甚至你可以说是变态的要求。

    息息相关。

    砰砰砰砰砰。

    极速开始爆发。

    这个时候卡特开始展现自己恢复巅峰的水平,前两个赛季能够跟上的节奏。

    到了这个赛季。

    到了现在。

    越来越难跟上。

    明明自己还突破了。

    这种感觉实属会让人……绝望!

    好在。

    这种情绪不会出现在劳逸这种实心身上。

    他是绝对不会放弃的那种人。

    倒不是说他的精神一直有多变态,就是他认死理。

    认准了就一定会往那个方向去做。

    不然也不会都一把年纪了,按照常规的说法叫做都已经过了运动员的最佳青少年开发时期。

    还会毅然决然的选择职业短跑。

    说实话就是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

    但就是因为他这个地方不那么“正常”,才能够创造所谓的大龄青年奇迹。

    卡特也憋了几年了。

    这几年因为自己的状态不佳,在改技术,在不断的钻研苏神,导致他没有办法发挥最好的水平。

    今年好不容易回到巅峰了,那还不显摆一下?

    卡特这边极速爆发,此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