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核心肌群的瞬时收缩,控制躯干左右晃动。

    落地后膝关节缓冲角度从常规15度缩小至10度,用来减少缓冲时间。

    同时髋关节快速伸展,伸展速度比常规快0.02秒,用来实现“落地即蹬地”的衔接。

    避免常规落地时的“停顿感”。

    虽然他还没有刘祥做的那么好。

    但起码也超越了之前的自己。

    落在孙海瓶眼中。

    已经多少有了些当年熟悉的那个影子的模样。

    第八个栏。

    110米栏中,步点偏差是导致过栏失误的主要原因,约占失误率的70%,“高位切栏”的步点精准度优势明显。

    要是换成去年,常规启动中,谢文君起跨前最后一步的步点偏差可达±4厘米,需通过调整起跨角,波动3-5度,来弥补。

    这就是速度的损失。

    越是高等级的比赛速度损失越明显。

    而如果是换成刘祥。

    “高位切栏”下,因“步频递增+步幅递减”的节奏控制,步点偏差缩小至±1.5厘米,起跨角波动仅1-2度。

    甚至这还只是常规操作。

    如果是进入决赛,激发了他的状态和斗志。

    那这个数据还会继续精确。

    继续优化。

    这是为什么刘祥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依靠八步攻栏,可以破12秒90的人。

    这个历史。

    其实可能才是很难被破掉的一个。

    虽然这个技术在现在来看已经是相当落后。

    但是有个问题来了。

    现在这个时代。

    也不是刘祥那个短跨的黄金年代了。

    一个黄金年代过去之后必然会迎来低谷期。

    就算是地球online。

    也需要时间来重新刷新。

    那这段时间。

    谢文君只需要把这些做好。

    就足够去冲击奖牌。

    去年的莫斯科。

    不就是典型吗?

    孙海瓶可没有给谢文君任何压力,毕竟他和刘祥的天赋本来就不同。

    事实上,谢文君能够拿到大赛的奖牌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原本对谢文君的生涯规划是——他只要能够在刘祥退役之后帮我们守住亚洲冠军就够了。

    谁能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