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了你,要多跟你说说。”

    “啰嗦,闭嘴。”

    林光远摊开巴掌覆盖在他脸上,把他的脑袋往边上撇去,眼不见为净。

    “我出来就只有两小时,不想听你讲这废话,电话里都听腻了,你不要祥林嫂附身。”

    “我是急人所急。”

    林光远背对着他,看都不看他。

    “小姑丈,我想问问你现在有多少条船了?我爷说你现在有几十条船。”

    “差不多吧,大大小小加起来有30来条吧。”

    “草,真就那么多啊?”

    “当然,我可不是白混的。”

    “那你缺工人吗?”

    “咋?你要给我介绍你的退伍战友给我当船工啊?”

    林光远点点头,“是啊是啊,我有好几个要好的战友,他们不是城里的,服役到期后,就只能哪里来回哪里去,家里种田的只能回去继续种田了。”

    “要么争取表现好一点,还能再多服役一年,到时候满5年还能争取转志愿兵。”

    “有人家里条件差的,一堆弟弟妹妹要养的,就指望他们当兵给的一点津贴寄回去。”

    “你都不知道,有的穷的都不知道有多穷,一家子一年在地里都挣不了几块钱,只能勉强混饱肚子,读书学费都成问题。”

    “偶尔聊天聊起各自的家庭,他们都还挺彷徨的,都挺担心服役到期后,回去了该怎么养家糊口。”

    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吹遍沿海,内陆地区,尤其是山区,该苦照旧还是很苦的,农民一年到头都剩不了几块钱。

    “我偶尔打电话回家的时候,回回都能听到我爹说起你又买船了,就想着你船那么多了,是不是得需要人手。”

    “别的不说,他们水性肯定好,也能吃苦耐劳,人品也有保证,而且如果你能接手他们的话,部队肯定能给他们作保,也会嘉奖你。”

    林光远期待的看着叶耀东。

    叶耀东没想到他是为了战友来的,俩人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他没想着弄渔船上,他想的是到时候整治出来的小工厂需要人手。

    只不过现在工厂还没有影子,能整成什么样,他也不确定,不敢说能接收多少人,但是以渔船来说,先敲定一点人数倒是也可以。

    部队的退伍兵肯定数量不少,他的小庙可容不下太多,但是多接收一点肯定是有好处的。

    到时候整一个工厂都是以退伍兵为主,地方上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