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全能大画家 >
    
  经验老道的酒井教授,花了几天的时间思考和包装,还研究了《亚洲艺术》的几位审稿人偏爱的风格和方向,才拟定了论文目前的题目。

    《The Female Artists Carol Forgotten by Time: The Color Entanglement and Visual Dimension of Dark Tone Impressionist Works》(被时间遗忘的女画家卡洛儿:深色调印象派作品的颜色纠缠和视觉维度)

    和之前那句大白话说的基本上是一件事情。

    但大白话风格别说瞄准《亚洲艺术》这种A&HCI顶级刊物了,就算想发一个九流的论文都很困难。

    同样的内容,被酒井教授包装后,却一下子就显得高大上了起来,立刻让读者觉得不明觉厉。

    这就是英文八股的艺术。

    论文的写作提纲主要分为两个大方面。

    第一个部分确定关于这幅画的主人卡洛尔的的身份和创作时间。

    第二部分是以《雷雨天的老教堂》为蓝本,与历史上莫奈、德加这些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使用深色颜料时对于光线色彩的处理和运用,相互对比总结。

    其实光后一部分不难,

    有酒井教授的指点,那怕是单纯对现有印象派作品的风格总结,都能写成一篇花团锦簇的综述性质的论文,

    但这种论文就比较水了,

    只要是对艺术很有了解的教授,谁都能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所以这些内容只能作为填充骨架的血肉,让论文看上去不会单薄。

    真正的卖点还应该放在这位神秘的女画家卡洛尔和《雷雨天的老教堂》之上。

    顾为经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收集有关卡洛尔的消息。

    十九世纪缅甸的外国人太多了,而且也没有官方的护照记录什么的,很难找到线索。

    他的重点就放在了好运孤儿院这座建筑。

    顾为经已经几乎可以确认,《雷雨天的老教堂》中的教堂就是好运孤儿院。

    他拜托女院长找到了当时英缅战争时期榴弹炮击毁教堂的圣母像时的老照片。

    照片拍摄时间是1890年,

    因此基本可以确定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在1890年以前。

    但是更加有力的证据,也就找不到了。

    这幅画是1890年画的,18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