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全能大画家 >
    
    画的不错。

    很不错。

    或许这样的画家最终的成就也能达到很高的地步。

    但终究也只是些无聊的作品……和师妹唐宁一样的无趣也无聊。

    甚至“无害”。

    某种意义上,无害可能比无聊更加糟糕,就好比电视上的那些英国的脱口秀演员。

    区分在台上表演的单口喜剧演员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如果他喜欢在台上玩地狱笑话,讽刺Trump,开儿童色情玩笑,那么他大概是美国人。

    如果他在台上开场白是聊天气。整天说的都是那些无害无聊且无趣,散场三分钟以后,就忘掉对方的东西。

    那么他很可能就是英国人。

    刘子明只是搞不明白,年少时那种如遭雷击的感受是怎么回事。

    他为什么会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会想起那天的场景。

    为什么闭上眼睛。

    只要他愿意。

    那么,那位穿着蓝色裙子,在人群中,追逐着自己拿着汽水快跑的小儿子的母亲的脸,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一生都不知道对方是谁。

    除了人海茫茫之间,那十几秒钟的短短一瞥,他再也没有见过对方。

    但在回忆之中,那张脸是那么的清晰。

    刘子明就像是通过一个焦距很长很长很长的长焦镜头回望,长到足以穿透二十余年的时光。

    在那个镜头里。

    熙熙攘攘的人流被虚化涂抹成了模糊的,杂色的光斑,清晰的只有那张奔跑的母亲的脸,唇间不算好的口红,眼角微微出现的小皱纹,以及身后小贩推车上倒挂着的,在风中摇曳着的红色福字。

    时光荏苒,物似人非。

    只有那张脸,那个倒挂的福字。

    在刘子明这么多年的人生中,依旧清晰的如同往昔。

    刘子明甚至有理由相信,自己当年隔着人海,在飞掠的汽车上的匆匆一瞥,根本没有可能能注意到这么多清晰的细节。

    这应该是在记忆、回忆、想象的共同作用下,由他的大脑以那个匆匆的影子为模板,在调和了幻想与现实之后,二次绘画出的脸。

    就像人工智能在一张模糊的老照片填补信息,让它变得清晰而真实。

    可刘子明不懂。

    他的内心,他的潜意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为什么要把它修补成了一张再普通,再平凡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