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莲娜小姐却无法理解顾为经,是真的出于想要改变对方的目的做这件事。
不是安娜无法理解这件事本身。
而是伊莲娜小姐无法像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顾为经。
本质上便是他们两个人世界观的差别——你到底要怎么样度过自己的人生,你到底要和什么样的人共情。
人生的时间是很宝贵的。
你把时间花在一件事上,就无法花在另外一件事上。
伊莲娜小姐向往那些激烈的,高贵的,闪闪发光的事情,她崇拜着那些激烈的,高贵的,闪闪发光的人生。
如果她的人生足够璀璨。
她接受自己在20岁的年纪便死掉,如果能成就真正伟大的功业,那么生死本身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正因如此,她崇拜卡拉。
相反。
要是一个人度过了平庸无趣的人生,碌碌无为的消磨了自己的人生,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被生活抽打的像是迷宫里的白鼠。
那么。
这样的人生,就算拥有着普通人的幸福,就算长命百岁,就算能活到120岁,就算能活到150岁。
安娜也不要。
她崇拜着恺撒在元老院的长阶上,捂着胸口死掉。她崇拜着纳尔逊,在他一生荣耀的顶点,被一颗子弹穿透身体,捂着胸口死掉。
她崇拜着拜伦,崇拜着拜伦那首《哀希腊》。
她的崇拜甚至不夹杂任何政治目的。
她既崇拜着纳尔逊,又喜欢着拿破仑。
安娜所喜欢的仅仅是那种哀伤的,鲜血从胸膛里流出的感觉。
伊莲娜小姐听出顾为经之前所讲的《爱情故事》的含义,她的笑声除了和顾为经同样哀伤的共鸣之外,还有对年轻人小小的嘲讽。
嘲讽他那敏感的天真之心。
顾先生。
光会直视悲剧还不够。
真正优雅的人,真正高贵的人,是应该会接受悲剧,乃至会欣赏悲剧的。
面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心生悲意是对的。
可你要静静的欣赏它,静静的接受它,而不是想着去怎么改变它。
悲剧便是艺术的一部分。
体面的绅士应该坐在戏剧的私人包厢里,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饮下毒酒,相拥着死去的时候,一边动情的落泪,一边轻轻的鼓掌和身边的友人慨叹道。
“真是一出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