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全能大画家 >
    
    倘若艺术评论家,传记作者罗伯特·肯特先生没有出现记忆偏差,且在写作的过程之中,没有特意为了戏剧化而戏剧化的话。

    按照《来自艺术的力量》这本书序言里的记载。2019年的那个夏天,他人生里第一次见到了萨拉女士。

    这位以言辞平淡而犀利,能用家庭主妇评价平底锅的语气把一位画家批评的体无完肤的老太太是时任《油画》杂志社的艺术总监,也很可能是那个时代,欧洲最后一位为巴勃罗·毕加索做过面对面深入报道的在世艺评人。

    按照书上的说法——

    萨拉总监并不喜欢顾为经的展览,她对整个展览多有微辞。她当着罗伯特的面,告诉对方,想要讨好她赢得她的喜欢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英国电视台收视率曾击败《欲望都市》的著名纪录片不行。

    比一线演员还有名,言辞华丽又优美的艺术学者不行。

    顾为经先生的个人画展……

    恐怕也不行。

    她对罗伯特表达了对于顾为经的画展丝毫不加掩饰的失望之情,并认为——“那是一场非常小家子气的展览。”

    ……

    “真正的天才般的展览,应该具有杰出的创造性。”

    萨拉注视着掌心里那只小巧的录音笔顶端闪烁着的绿灯——那些《油画》杂志社的艺评人和编辑们,总是觉得这真是绝妙的反差——

    安娜·伊莲娜,她是杂志社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艺术总监,可她如果有的选的话,她总是偏爱最传统的纸和笔。

    她会随身带一个手掌大小、拥有柔软皮革封面的小本子,以及一支金尖的女士短钢笔,轻轻低着头,在本子上刷刷写个不停。

    伊莲娜女士的很多工作习惯和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维多利亚那个时代的报业名流的工作方式别无二致。倘若把笔换成蘸水的,桌子上的电灯换成烛台,那么……这种感觉甚至会让人惊疑来到了伏尔泰的那个时代。

    她入职《油画》依来,办公室里常用的最现代化的东西就是一支电子琴。

    安娜总监喜欢安静,任何下属都不能在她沉心工作的时候打扰她。

    她仿佛是信奉某种奇特的仪式,认为只有笔尖和纸面物理摩擦的沙沙声才是最能取悦缪斯女神的音乐的人。

    相反。

    萨拉总监的年纪比她的前任大了足足接近四倍,她老到了曾是布朗爵士这样的老头子的顶头上司,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