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四年。”

    “潜伏在他身边是做什么?”

    “盯着渤海湾上面的海盗。如果发现抗日分子,立刻消灭。”

    “渤海湾现在还有抗日分子吗?”

    “很少了。”

    “那就是还有?”

    “有。在冀东附近海面。”

    “冀东?”

    “是。”

    “那你们为什么不杀了甘小宁?”

    “留着他,可以吸引零星的抗日分子。然后消灭。杀了他,那些零星的抗日分子就不会露面了。”

    “你隶属哪个特务机关?”

    “藻机关。”

    “什么?”

    “海藻的藻……”

    “我恨你们。”

    “呃……”

    日谍茫然。

    恨我们?那是肯定的。

    可是,为什么要说出来呢?我知道你们恨我们啊……

    事实上,张庸恨的是,日寇又自创了一个名字——藻机关。和蒲机关一样,又是新冒出来的。

    好烦。日寇的特务机关简直是源源不断的涌现啊!

    什么公馆也是一大堆。

    果然,能力太特殊也不是什么好事。

    以前吧,只知道梅兰竹菊什么的。梅机关最有名。和特高科齐名。

    那都是在历史书里面留下资料的。是被发现的。

    可是,那些没有被发现的日谍,到底有多少呢?

    之前,没有人知道。

    偏偏是自己知道了。

    自己可以甄别每一个日本人。让所有的日寇都无所遁形。

    于是,那些没有记录在历史书里面的日谍,纷纷现形。那些没有被记录的特务机关,也是不断的涌现。

    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事是,日谍抓不完。好处拿不完。抓日谍就有好处。

    坏事是,一天到晚只和日谍打交道。格局太小了。感觉要拓展一下市场。要多方位,全面发展……

    拿出小本本。认认真真记录在案。

    脑子不行。必须依靠烂笔头才能记得住。不然以后肯定搞混淆了。

    现在还没到1936年呢,就发现那么多的日谍了。以后全面开战,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日谍。唉,自己这辈子,估计都得搭进去了。哪怕是抗战胜利以后,也依然有很多日谍潜伏……

    “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