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嘘。他要找的两个人,就是徐盛和温振平。

    想到这两个家伙,他的格局顿时打开了。

    这两个家伙都是日谍。

    日谍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日本人的资源。

    如果是咱们中国人的货轮,从海外带货,肯定有危险,可能是会被日寇海军拦截检查。

    但是这两个日谍的货,肯定没有人拦截。可以顺利上岸。

    换言之,就是走日谍的渠道,是最安全的。也是成本最低的。省心省力。还不用自己掏钱。

    为什么?

    之前说好的,每个月4000大洋的“保密费”。

    现在我宽松你们,不要保密费了。你们都折算成药品吧。4000大洋也能买到大量的阿司匹林了。

    现在二战还没全面爆发,阿司匹林不算紧俏药品,有钱就能买到。

    何况,这两个日谍也会想办法。

    他们肯定也有各自的门路。反正,就是一句话,你们乖乖合作,咱们相安无事。

    你们两个继续做你的大老板。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否则,直接将你们剁了喂鱼。

    选哪个?

    肯定选继续做大老板啊!

    他们也是辛辛苦苦卧底多年,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焉能轻易放弃?

    骄奢淫逸,的确是可以腐蚀人的意志。

    那些养尊处优的日谍,没一个能扛的。最终都是选择招供。

    只有那些黄包车夫啦,脚夫啦,邮递员啦,才会拼命的反抗。他们没享受过奢靡生活,所以很能扛。

    上海滩有温振平、徐盛。金陵有谁?哦,有田青元。田青元也有门路,也能搞到的。可以多管齐下。

    忽然看着苗老板。欲言又止。

    “张组长有什么吩咐?”

    “苗老板和那边有没有联系?”

    “什么那边?”

    “党务调查处要抓的那边。”

    “没有。”

    苗老板断然否认。

    这个家伙,又乱来。大庭广众之下就敢乱说。

    幸好自己没有暴露身份。否则,真是担惊受怕。如果哪天这个家伙被抓,不知道会牵连出多少人。

    一看张庸这个样子,就不像是能扛得住严刑拷打的。

    肯定哗啦哗啦全招了。

    这话不是石秉道说的。是张庸自己说的。是张庸自己对石秉道亲口说的。

    唉,真是个矛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