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的。

    好像《借枪》那样的,的确是太寒酸了。什么都要自己解决。时间和精力都浪费了。

    日寇好歹也是半工业国,利用假币作为间谍经费,一举两得。

    既解决了经费的问题,又打击敌人经济。

    其实,利用间谍,将大量的假币释放出去,造成通货膨胀,也是敌我斗争常用的一种手段。

    在二战期间,德国人就有仿制英镑的。英国人也有仿制马克的。

    只不过,日寇肯定想不到,都不用他们印刷假币冲击,法币就会迅速的贬值。

    假币印刷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法币贬值的速度。

    日寇偷偷印刷一百万,老蒋已经印刷了一百亿。

    日谍还担心印多看,可能会导致失控局面。反而是老蒋这边完全不担心。开动印刷机,使劲儿印。

    到中后期,法币使用的纸张,质量已经相当糟糕。尤其是防水性很差。一旦泡水,很快就腐烂掉。

    “杨智。”

    张庸悄悄的打手势。

    表示有日谍到来。命令所有人埋伏好。

    很快,日谍就来到了院子门口。探头朝里面看了看。没看到人。

    张庸发现日谍又是一个黄包车夫。

    好家伙,一举两得啊!

    黄包车又可以拉货,又可以拉人。还可以到处跑。

    将假币搬到黄包车的上面,就可以四处派送了。其他地方的日谍,很快就能拿到假币。

    “三叔!”

    “三叔!”

    日谍在门口喊叫。

    没有人回答。他立刻意识到不对。

    急急忙忙的转身跑路。

    张庸打手势。

    抓人!

    埋伏在外面的特工,立刻一拥而上。试图将黄包车夫按住。

    本来以为是很轻松的活。没想到,这个黄包车夫居然十分顽强,力气也是相当的大。居然挣脱了三个特工的围捕。

    没办法,都是新手。还不是很熟悉实战。同时,也不够狠。

    如果是老手,上去就踩脚踝。踩小腿。或者是将手臂硬生生的拗到背后。

    如果日寇挣扎,直接将小腿踩断。或者是将手臂拗断。这样不死也残废。

    唰!

    日寇拔刀。

    张庸眼神一沉。哦,还有刀?

    匕首。挺锋利的。

    但是地图没显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