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林木,不烧天。”

    言语之间,我再次拨动了打火机。

    “咔擦”一声,手中打火机瞬间点燃,火光明亮。

    也快速的将引火物点燃,火焰旺盛。

    众人见状,都惊讶出声:

    “着了着了!”

    “我去,真有用啊!”

    “还得是咱们灶王爷保佑!哈哈哈!”

    “要不要这么封建迷信,可这也,太有效了吧?”

    “……”

    大家都很惊喜也比较惊讶,甚至惊奇。

    众人点了快十分钟火,都没点燃引火物。

    我这试了两次,念了句什么灶王爷的口诗,这火就着了。

    只有李晓敏,很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

    毕竟知道我是有点道行的……

    我笑着没去争辩:

    “都想学么?

    我可以教你们,以后遇到点不着火的时候,可以试一试。”

    短诗不是在老家学的,而是师爷手札里学的。

    诗的名字叫“借火语”。

    的确是向灶王爷借火时,会念的借火口诗。

    现在几乎用不到了。

    但在老时候,没有打火机、没有火柴,火石都很少见的时候,普通人想引火,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遇到梅雨季节,串户借火都是常有的事,哪儿像现在天然气“咔咔”两下就着了。

    而那时候,灶王爷的香火就很鼎盛,也出现了这样的借火口诗。

    以此求灶王爷开恩,赐火做饭。

    而借火口诗,也有威震邪灵的作用。

    大概就是说,我烧火做饭天经地义。

    谁来干扰,就是与天作对,对灶王爷不满……

    几个男同学对我这引火诗句不太感冒,只感觉我走了狗屎运。

    让我在女同学门前装逼装成了。

    倒是李晓敏和几个女同学感觉新奇。

    感觉这种民俗诗句挺有趣,就让我再念了几遍。

    她们有没有记住不知道,但这火却让我给引燃了。

    而且很快的,就引燃了木炭,可以烧烤了。

    我也没离开,就站在原地给大家烤串。

    大家都很热情,也来帮忙。

    之间谈笑风生,聊了很多关于最近的工作问题、毕业问题、感情问题、不在场同学们的八卦,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