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灵芝的巨岩里。

    下午送船过去,时间本就卡得紧张,一来二去,无奈晚点。

    好在不算迟到,只是卡点,离吃饭的时间尚早,众人一并坐在厅堂里吃闲食。

    梁渠上前给师父师娘见过礼,落座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正好,难得人齐。”杨东雄放下茶盏,“有件事要和你们说一声。”

    听得师父有话要说,一众弟子挺直腰背,正襟危坐。

    俞墩问道:“师父,什么事?”

    “倒不是什么大事,今年九月,我和你们师娘准备去一趟黄州。”

    六师兄曹让怔住:“黄州?师父师娘去黄州作甚?”

    徐子帅机敏道:“是不是师娘要回娘家?”

    许氏点头:“过了今年,到十一月便是我父亲八十九寿满,俗话说过早不过晚,家中准备今年九月操办一场寿宴。”

    众人恍然大悟。

    预料之中。

    黄州要出南直隶往西,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不是特殊情况,不会去那,在场众人,唯独师娘跟黄州有关系。

    至于寿宴。

    杨东雄崛起于微末,参军博前程,待有所成就,父母早过知天命之年,分别于七十三与八十二岁之际寿终正寝。

    师娘许氏不同,出身黄州许家,不说位列三公,皇亲国戚,好歹为名门望族。

    父母亲人养尊处优,无有太多积劳,自然寿数悠久。

    古语云,七十岁为【大寿】,八十为【上寿】,九十岁为【老寿】,百岁为【期颐】。

    梁渠觉得大抵为“男庆近,女庆满。”“逢九要大过。”之类的说法。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而男为阳,女为阴。

    所以来说九为最大的阳数,十为最大的阴数。

    因此,男人过生日的时候,要提前一年。

    这八十九的寿宴,实际等同于九十岁的大宴,要大办,喜办。

    不过老实说,类似规矩太多,加上不清楚黄州当地风俗,梁渠自个分不大清什么原因,反正最终结果如此。

    许氏四五年未曾回去,作为亲生闺女,九十大寿必然要回。

    不入宗师,无有天寿三百,日后见一面少一面。

    “那大师兄是不是也要回去?”

    梁渠脑子里灵光一闪。

    大师兄为杨东雄亲子,外公过大寿,理应回来一趟。

    杨东雄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