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淮王!」

    「哎,都是流程,流程。」

    大典再行。

    渴庙告祖,仍是封王大典的一环,或者说,封王大典本是一系列活动。

    凡礼仪,无不讲究「张弛有度」,每个重要环节,都需要单独的准备,和充分的精力来体现其庄严,挤在一天,无疑会显得仓促,有失体面。

    斋宫沐浴更衣,司服官与内侍环绕。

    先穿玄色素纱中单,再套九章衮冕,上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下绣藻、粉米、、

    四章。

    司冠官为其正冠,九冕冠,青玉为珠,垂额前。腰系金镶玉草带,佩双珩组佩,手持九寸槐木圭。

    「寡王如何啊?」

    内侍恭赞:「自是威武不凡。」

    「哈哈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你说假话!」

    「不敢!」内侍惶恐。

    「哎,无趣。」梁渠挥挥手,「开个玩笑,紧张什么?」

    吉时至,钟鸣鼎沸。

    圣皇着十二天子衮冕,率登玉。

    宗亲、新王及所有陪祀官员皆着祭服,紧随其后。

    仪仗卤簿森严罗列,旌旗蔽空,《导迎乐》中,群臣肃穆徐行。

    太庙门前,香烟缭绕,乐工陈设于阶下,群臣按班肃立。

    赞礼官高唱。

    「迎神——!」

    奏《中和之乐》。

    置「柴」大礼。

    太祝官将牺牲玉帛置于柴上,青烟缥缈,直入云霄,邀先祖之灵降临歆享。

    礼毕,乐止。

    「初献——!」

    圣皇步出御位。

    太常寺卿奉上苍璧,圣皇奠帛初献、高举齐眉,向北遥拜,置入柴之火,执事官继奉帛与酒。圣皇奠帛于案,酒于茅沙,再拜行礼。

    「亚献——!」

    梁渠出列。

    执事官奉上酒爵。梁渠双手捧爵,举与额齐,而后将酒缓缓地。

    「终献——!」

    宰相出列,仪同亚献,将第三爵酒于地,完成终献,

    三献既成。

    天地四方知,黎民生灵知,黄泉先人知大顺淮王,不可夺!

    九垂落,静稳不晃,站在太庙里,周遭多出一股摸不着的气,顺着缥缈的青烟灌入体内,灌入衣袍,撑得鼓鼓囊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