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一阵后道:“张先生,换什么职业。”

    “当老师。”

    “我只当老师。”

    “嗯,就让你当老师。”

    “我回去跟我妈说一声。”

    “这是应该的——许忠义,你送徐先生回去,顺便把教育局的聘书交给伯母,明天就让徐先生来我这里上班。”

    徐天愣住了:“到你这里上班?”

    “对。”张安平将手枪拿出来,将弹匣装了进去。

    徐天回答:“好。”

    面试工作——准确说,拉人入伙的仪式到这里就结束了,张安平也不留徐天吃饭,也没有起身送徐天离开。

    等徐天离开后,和张安平“生气”的曾墨怡过来,给张安平续了茶水后,小声说:

    “你这太蛮不讲理了。哪有这样请人工作的?”

    “不这么请他不会上我这条贼船的。”

    曾墨怡被张安平的话逗笑了。

    哪有说自己是贼船的啊!

    “你难道不怕他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干吃饭不出力吗?”

    张安平笑着摇头:“他是个中国人。”

    曾墨怡不解的看着张安平。

    “他是个中国人,不会眼睁睁看着一帮爱国的青年去送死的。”

    “所以,他会是个好老师。”

    “以后,他也会是一个好的特工——可能会是我的副手。”

    曾墨怡吃惊的看着张安平。

    这样的评价相当高啊!

    “那你还这么对他?”曾墨怡不禁回忆起张安平刚刚装子弹、装弹匣的动作,埋怨道:“人刘备请诸葛亮都是三顾茅庐,你倒好,两顾手枪!”

    “我要是刘备,顶多一次就把诸葛亮请出来了,干嘛非得三次?他敢高卧不起,我就敢在火场里拼死救他!”

    曾墨怡想了半天才明白,敢情你说的火场里拼死救他,是你先放火再救人?

    反应过来后她不禁笑出声来。

    一时间小小的屋内,充斥着欢快的味道。

    (不撒狗粮了,撑得慌。)

    ……

    徐天的事解决了,张安平便将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生源。

    作为曾经的背审科副科长——括号临时的。

    他规避风险的能力是专业的。

    就以关王庙一期为例,日后揪出共党,板子绝对落不到背审科头上,因为所有人的档案都是经得起查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