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透漏一个消息……”

    顾伟神色一凛,等待张安平接下来的话。

    “新四军特一营营长周卫国,原名周文,他的父亲正是周继先。”

    顾伟的神色一愣。

    在国民党中不择手段对付地下党的情况比比皆是,尤其是国民政府的两大特务机关中。

    唯一特殊的是军统京沪区。

    众所周知,张安平不喜欢背后捅刀,虽然对地下党方面的渗透是不遗余力,但从来不屑于用背后捅刀的手段来对付友军。

    所谓上行下效,受他的影响,京沪区行事亦是如此。

    此时听闻张安平竟然要告诉日本人这件事,顾伟很不能理解。

    “区座,这……”

    张安平的目光变得严厉:“你觉得有问题?”

    顾伟冒汗:“属下不敢!”

    “立刻安排。”

    “是。”

    “等等——我用一下备用的秘密电台。”

    张安平用秘密电台的原因很简单,他需要落实下“石浩”的身份,借此打入苏州保安局,看能不能查到相关的讯息。

    不是他不信任苏州站,而是当前日本人的动作让张安平摸不着头脑。

    直觉告诉他,苏州站内部有问题,周继先的被捕,跟苏州站内部一定有很大的关联,而日本人欲盖弥彰的行为,更像是在钓鱼。

    所以,不管日本人想怎么钓鱼、想钓什么样的鱼,那先把水搅浑总是没错的。

    透漏周卫国是周继先之子的事,既可以将水搅浑,也能看看事情的发展会不会循着原时空的线而进行——如果能循着原时空的线进行,那营救周继先反而容易多了。

    可如果日本人获知这个情报后,事情的发展并未按照原时空进行,那就佐证了他的一个怀疑。

    ……

    张安平顶着石浩的名头,在苏州“招摇撞骗”。

    军统在南京和上海的势力是极其恐怖的,即便行动力量悉数撤离,但潜藏的情报势力依然庞大。

    所以在南京方面为张安平的身份打补丁的时候,张安平已经通过一名从上海过来的商人,在苏州的上层圈子中,将“石浩”的身份坐实了——坐实起来很简单,只要这名商人有一定的能量,并且跟石浩没有任何联系,通过一次偶然的会面,一句“石浩贤侄”就足矣。

    苏州保安局方面本来就对南京过来的石浩心里惴惴不安,在得知有人认出了石浩后立刻打听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