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她听到的内容是“自己同志的低语”。

    回家途中,曾墨怡思索了许久,总觉得不对劲。

    组织做事是非常谨慎的,粮委这边就是有党的组织,在白启明招供的情况下,该撤离的撤离、该潜伏的潜伏,怎么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又活跃起来了?

    活跃就活跃吧,关键是太不小心了!

    做事粗心的同志有,可是,在白启明被捕的情况下,低调潜伏才是必然选项!

    意识到不对劲的曾墨怡,放弃了回家,直接骑车来到了军统局本部侦缉处。

    张长官的夫人大驾光临,侦缉处留守人员自然要十万分尊敬。

    曾墨怡打过招呼后便说出来意:

    “把白启明的审讯记录给我看看!”

    拿到了审讯记录后曾墨怡认真观看起来,当她看到白启明是她刚刚进入粮委的时候才被组织接纳后,曾墨怡顿时警觉起来。

    毛仁凤布局其实很谨慎的,陆向阳进入粮委发展是早于曾墨怡借调的。

    但巧合的是陆向阳发展白启明的时候,正好是曾墨怡进入粮委之际。

    “巧合?”

    曾墨怡立刻否决,情报这一行可不相信巧合!

    按纳住性子她继续看笔录,才发现白启明的任务是“暴露”,对方称粮委有一名失联的共党,他们正在进行甄别工作。

    “不对劲!”

    “这种任务,不应该由白启明这种新人来执行!”

    “而且也不应该用这种方式!”

    曾墨怡熟知组织流程,遇到这种失联的“风筝”,绝对不可能采取这么被动、且风险极大的方式。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

    粮委中确确实实没有组织上失联的同志,准确的说,组织上在粮委中根本就没有潜伏的同志!

    这一点曾墨怡非常肯定,因为她调任粮委的时候,负责的同志就做过相关的工作,确定粮委中没有自己同志。

    如果有潜伏失联的同志,上级一定会告诉自己的。

    【得需要上级查一查粮委这边的情况了!】

    ……

    三天后,曾墨怡收到了组织的回复。

    这份回复翻译过来后就是:

    【工委最近在粮委这边的确成立了一个党小组,但目前该党小组正在秘密发展之中,还没有实施具体的工作职能。另查实,粮委中绝无失联的“风筝”。】

    猜测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