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度人,郑耀全也好、唐宗也罢,他们认为面对十几万忠救军缩编至四万人,面对五万余人的军统缩编至一万人,想要将刀砍下,难于登天。

    张安平又非常重感情。

    因此,唐宗他们认为张安平会在整编中难以抉择,最后因为感性的缘故束手束脚——一旦如此,他就会彻底的失去侍从室的信任。

    而干情报这一行,一旦失去侍从室的信任,那便举步维艰。

    总而言之,这个局张安平只要入了,那就只有输光的结局。

    但张安平却破局了!

    难以想象,他竟然对自己的嫡系忠救军下了如此狠手!

    十几万的忠救军轻易的完成了整编,那接下来的军统的整编工作还会是难事吗?

    诚然,这般做的张安平会失去“军心”,甚至会暂时的被毛仁凤所压制。

    可毛仁凤赢了吗?

    作为军统缩编方案的制定者,执掌了军统的毛仁凤已经失去了军统的“民心”,他赢了又如何?

    以张安平的手段,长久的斗下去,毛仁凤毫无赢面。

    但郑耀全是真的后悔吗?

    自然不是!

    厚厚的眼镜片后面,唐宗的眼神由淡漠转换为嘲弄:

    “郑庭炳(字),有话就直说!”

    “打蛇不死反遭其害!”郑耀全忽略了唐宗的嘲弄,凝重道:“趁他病,要他命!”

    这才是郑耀全约唐宗的目的。

    既然已经彻底得罪了张安平,那就不要给他站起来的机会。

    至于为什么没有约毛仁凤,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郑耀全看来,毛仁凤,差不多废了。

    张安平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侍从长岂能看不见?毛仁凤这个局座的位子,坐不稳!

    唐宗淡淡的问:“此事,你冲锋还是我冲锋?”

    郑耀全不语,但他之前可是说了:早知道如此,就不应该逼他到如此地步——这不是后悔,而是甩锅!

    唐宗突然嗤笑起来,果然,得到了各自的利益之后,所谓的抗张联盟,不攻自破啊!

    郑耀全从唐宗的嗤笑中感受到了嘲弄,但他并不生气,反而沉声道:

    “我二厅,跟军统终究是血脉相连。”

    翻译一下:

    此事本就是你唐宗的手笔,我就是一个趁机捞好处的,要是你指望我冲锋,那我就跟张安平“血脉相连”。

    唐宗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