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良性的科学创新循环,才是最符合南洋发展需求的,现在李毅安的作用,也就是踩踩油门,加快发展速度而已。

    “我听教授说,目前西德各地出生了一些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他们既然没有手,也没有脚,就像海豚一样。”

    作为医学博士的赵绍良说道。

    作为化学研究生的冯敬远也跟着说道:

    “你说的这个,我也听说过,也不能说没有手脚,是手脚非常小,应该是……短脚畸形!”

    坐靠着沙发叼着雪茄正吱吱地咂着的李毅安,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一个有名的事件“反应停事件”,几乎下意识的问道。

    “南洋有吗?”

    “南洋?”

    赵绍良摇头说道:

    “还没有听说,但是在西德,还有一些国家很普遍。这样突然增加的病例,会不会是化学泄露呢?”

    “不可能!”

    冯敬远直接了当的说道。

    “化学泄露有可能导致这种情况,但是它分布在整个西德,甚至还有法国、英国等西欧国家,化学泄露不可能同时发生在所有的地方,这么多国家,而且它必定是一种物质,这又怎么可能呢?”

    抽了一口雪茄,李毅安说道:

    “敬远说的很对,如果化学泄露不会同时发生在多个地方,多个国家,排除这种可能后,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它可能和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东西有关,食品,但是什么样的食物会同时分散在各个国家呢?这也是存疑的,那会不会是药物呢?”

    李毅安的反问,让赵绍良来了兴趣,他问道:

    “阁下,您是指某种药物的副作用吗?”

    “谁知道呢?是药三分毒,现在各国对药物的试验并不充分,毒性测试也不完善,谁都不知道有些药物会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

    抽着雪茄,李毅安有些无奈的耸了下肩膀。

    这个时代是野蛮奔放的,对药物的监管松懈,对食物同样也是如此。在南洋,出于谨慎李毅安借鉴后世的机制,建立了食品药物监管机构,试图从源头上确保药品和食品安全,其实,他更关心的是后者,在南洋食品安全从来都是重中之中,毕竟,南洋没有专门的农场生产专门的食物供应大明宫。

    所以,食品监管要放在心上,这关系到自己。

    但是药物呢?

    “反应停”是德国五十年代的一款镇静催眠剂,药企声称此药可以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并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