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戒点头,语气不容置疑道:

    “第一,场馆必须符合熊猫饲养标准——室内外活动区不得少于2000平方米,温度、湿度全年可控,模拟原生环境。”

    “第二,饮食保障必须到位。我们不会接受竹子空运不及时的情况,他们得证明有稳定的新鲜竹子供应渠道。”

    “第三,医疗团队必须配备至少两名专职兽医,其中至少一人要有大熊猫护理经验。”

    这一点倒是没有问题,早在三年前,堪培拉动物园就派来了交流人员学习大熊猫护理,每年还要支付3万南元的学费。

    虽然看起来很贵,但是有贵的道理。

    陈明伦一边记录,一边补充:

    “还有繁育计划,对吧?如果他们想长期租借,必须证明有科研能力和繁育技术支持。”

    梁从戒嘴角微扬:

    “没错。英国人上次在伦敦养得不错,但堪培拉是第一次申请,我们要谨慎一些,另个,我们需要有两名专职人员常驻堪培拉,对熊猫馆进行日常监督,他的薪水和住所以及驻外津贴都要由澳大利亚方面支付。”

    SEA一直都很“霸道”,这是众所周知的,哪怕就是在熊猫的租借上表现的也是——你爱要不要,要么答应这些条款,要么就别提这事。

    这个监督人员,就是监督场馆的各种条件,如果熊猫馆的日常条件不达标,或者对熊猫的健康造成威胁,保护中心有权在单方面结束租借合同,同时会把熊猫运回,当然运费也要由对方支付。

    梁从戒又走回办公桌,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标准文件,递给陈明伦。

    “这是我们的《大熊猫国际合作租借标准》,你带上,一条一条对照检查。如果他们有任何一项不达标——”

    陈明伦接过文件,心领神会:

    “——那就只能等他们整改合格再说了。”

    梁从戒满意地点头:

    “去吧,订最早的机票,一周内给我初步评估报告。”

    陈明伦合上笔记本,微笑道:

    “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仔细检查,绝不让我们的大熊猫受委屈。”

    ……

    国际机场航站楼的玻璃幕墙外,晨光刚刚刺破云层。

    拖着行李箱的陈明伦和赵工一前一后走向国际出发的安检口。

    赵工正喋喋不休地讲着堪培拉动物园可能的场馆缺陷,陈明伦则心不在焉地应和着,眼睛扫过拥挤的候机大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