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他们的语气腔调稍微低了半度。

    “我在找一些和航天有关的书籍。”

    女孩笑了笑:

    “哦,这个很好找。”

    他说着就从附近的书柜上取下三本期刊,然后说道:

    “这些期刊都是最新的,上面应该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朱卫华如获至宝地接过期刊,连声道谢。翻开第一页,他的视线就被一张彩色剖面图吸引——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详细构造。如此机密的设计图纸,竟然就这样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这简直就是有些超出想象,在他看来这绝对属于机密中的机密,可为什么就这样不加掩饰的公开了呢?

    其实,仅仅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图纸可能就有十几吨重,仅仅只是一张剖面图,哪怕是再详细,也仅仅只是剖面图而已。

    他们不可能依据这个剖面图去仿制出同样的主发动机,顶多只是通过其去推测它的原理。

    而这也是间谍们在大多数时候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哪怕是潜伏在其内部的间谍,也无法接触到完整的技术资料,毕竟,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同样也越来越复杂,即便是总工程师也不过只是负责框架性的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那些隐藏很深的间谍工程师,也只能接触到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一些技术资料。

    靠着有限的资料,对他们的帮助,可能就是少走一些弯路,如果技术太过复杂的话,他们甚至可能会因此走向弯路,因为,技术的代差本身就是天然的屏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卫华的生活只剩下两个地方:物理实验室,课堂和图书馆。

    他申请了图书馆的夜班通行证,经常学习到凌晨两点。因为大学的教材全部都是英语的关系。英语阅读速度不够快,他就带着字典一字一句地啃;专业术语不懂,他就去旁听航空航天系的课程。

    一个月下来,他的笔记本已经记满了大半。左边是工整的英文笔记,右边是对应的中文翻译和心得。

    他在那里如饥似渴的去了解着这里一切,不是了解,而是学习。

    写完后,他盯着自己的笔记,在旁边重重写下:“我们差了多少年?“

    岁末的某个深夜,朱卫华在图书馆的微缩胶片阅读器前研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早期的技术文档。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屏幕上显示着那些论文。

    从近地轨道到月球,从人造卫星到登月,再到对火星等星球的深空探索,他发现这里所进行的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