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立即捕捉到异常热源,数据流如瀑布般涌入地面站。

    预警卫星是借助高敏度红外探测器通过探测弹道导弹发射时的尾焰来探测弹道导弹,但缺点是虚警率比较高,对阳光、陨石、大火、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识别能力低。

    可即便如此,预警卫星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远程早期预警方式。

    与此同时,防空司令部指挥中心的警报声刺破了凌晨的寂静,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代表导弹的红色光点正沿着抛物线急速爬升。

    两分钟后,琉球的远程预警雷达站,同样也发现了正在进入上升段的目标。

    琉球的远程预警雷达,是SEA与英国、澳大利亚联合研制的远程预警雷达系统,隶属于战略性防卫任务,主要用于探测洲际弹道导弹和太空目标。该雷达采用双面阵天线,工作频率420~450兆赫,探测距离一般为4800公里,对高弹道、雷达截面为10平方米的潜射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可达5550公里。

    从两年前开始部署,首先安装在琉球以及英国北部。

    “琉球雷达站确认目标,速度7.2马赫,预计弹道顶点860公里。”

    作战参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虽然这是一次提前通报各国的试验,但是在这个高度敏感的时间和海域,任何导弹发射都足以牵动神经。

    同一时间,琉球以东海域,满载排水量超过9800吨的“静海”号巡洋舰正劈波斩浪。舰桥顶部的相控阵雷达罩内数百个T/R模块如蜂巢般运作。

    当红色光点出现在雷达屏幕的瞬间,指挥中心内的警报器发出短促的蜂鸣。舰长邹云雷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参数,雷达指挥手指在键盘上不时上敲击:

    “锁定目标,计算拦截窗口,‘SNMD’系统启动。”

    水兵们的动作没有丝毫迟疑。武器操控台前,操作员迅速输入指令,垂直发射单元的舱盖悄然打开,露出三枚拦截弹。

    “拦截弹准备就绪,一级发动机预热完成。”

    “目标进入中段飞行,距离预定拦截点1200公里。”

    “目标现飞行高度213公里,进入拦截区域……”

    邹云雷深吸一口气,下达命令。

    “实施拦截!”

    火控员按下发射键:

    “拦截弹发射!”

    三声闷响接连响起,垂直发射的拦截弹拖着白色尾迹冲上云霄,弹体分离,第二级发动机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