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厂!

    谁能想到大华最初只是一家米厂?

    别说是外人了,甚至就连同佟可为自己,在公司的展览厅里看着米厂的老照片时,心情难免有些感慨。

    “小芸,你知道我们家是靠什么起来的吗?”

    站在一张照片的面前,佟可为问到身边的小女儿。

    “米厂啊!”

    佟丽芸笑嘻嘻的说道:

    “全暹罗都知道,我们家是靠米厂起家的,这也是爸爸您最了不起的地方!只用不二十多年,就把大华发展成现在这样的规模。很多人都说爸爸您最有本事了。”

    女儿的话,让佟可为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我有本事,而是时势而为,当年帕农荣上台后,包括大华在内的很多企业都被没收,你爷爷带着我们流亡到SEA,后来SEA发动恢复自由行动,帮助国王恢复统治,包括大华在内的被查没的企业,又被归还给了我们佟家,说起来,我们还是占了便宜的,收回大华时,大华的设备都更新过,产能是过去的十六倍,随后,嘉禾又与我们签下了10年的供应合同。

    有了这个合同,我们才从银行获得了贷款,创办了大华纺织,有了大华纺织,才有了我们抓住国际代工的的机遇,再后来,就是利用当局支持重化工业,才有了大华汽车、大华造船……”

    佟可为的话不多,但三言两语间却道出了大华集团的发展轨迹——不仅仅只是抓住了风口,更重要的是当局的支持。

    而这个当局中,SEA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大华米厂返还,企业固定资产阶超额的部分,是在SEA的经济专家的建议下,以官方股份以及长期贷款的方式交给其原主人,随后SEA的企业,又向这些企业提供长期供货合同,接着SEA的银行又以此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帮助其扩大生产。并且主动帮助他们承接产业转移。

    当年有几千家企业从中受益,也正是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暹罗经济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像大华之类的企业,靠着当局的支持,靠着当局“选择和集中”的原则,各领域被选定1,2个民间企业,在选址、公路、资金等方面都获得了全力支持。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现在的暹罗已经形成了以十大财团为核心的“财阀经济”,他们是暹罗经济的支柱,而大华则是十大财团之一,而排名不高不低,位于第六。

    而这些财团除了与当局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之外,另外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他们与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