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也就是日后的中南大。

    带着这样战战兢兢的心态,船夫哥多年如一日的保持着关注技术,关注市场。

    1995年,船夫哥跳出来单干,拿着亲表哥投资的250万,便成立了BYD。

    在汇报完日常事宜之后,秘书便从文件夹里拿出了一份期刊,恭敬地递给船夫哥,说道:“王总,这是今天才出来的《先进材料》期刊,上面刊登了三篇电池相关的论文,采用了新的技术,提升了电池能力,您看看。”

    2006年,世界上第一台搭载了动力电池的纯电轿车在BYD问世。

    当然了,这也是船夫哥自己的选择,作为大老板,他完全可以遥控指挥下面的人去做事,自己只需要做决断就行。

    秘书则是提前主动拉开大门,保证船夫哥不用费心这些事情,配合无间。

    “在看到这三篇论文的时候,我还调查过,这位王教授确实是在唐都交大租借了实验室,进行锂电池的相关实验,前后用时三個月。”

    对于秘书的安排,船夫哥都是轻轻地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2005年首款车型上市。

    现在,看到这三篇论文,虽然还不能算是和彻底摆脱西方专利钳制,但是多少也看到了曙光。

    “唐都交大?王东来?”

    BYD这么多年,投入在电池上面的成本早已超过了十亿。

    一口气将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说了出来之后,秘书便闭口不言。

    但是,船夫哥还是做出了决定。

    为的就是能够自主,摆脱樱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专利控制。

    秘书恭敬地说道:“王总,暂时没有了,信息搜集部门一旦搜集到相关内容的话,都会第一时间汇报的。”

    直到……

    船夫哥应了一声,大半注意力都放在了手里的期刊上面。

    当看到论文作者的时候,船夫哥也有些惊讶。

    船夫哥微微皱着眉毛说道。

    执掌BYD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对外人说过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但是船夫哥还是选择了自己亲自上阵,他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无比的明白,眼下的时代是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时代,是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后的时代。

    毕竟他身边的秘书,也跟着自己多年来,知道自己的喜好和习惯。

    虽然在他看来,这三篇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