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也想到了要和王东来处理好关系,进行合作。

    梁乐康也是聪明人,自然是明白了曾群的想法。

    点了点头,应下说道:“老曾,我明白了,不过购买专利的预算你觉得应该是多少?我好做到心里有数。”

    曾群听到这个问题,轻轻地皱着眉毛,想了想,先是比出一个手势,说道:“如果论文内容为真,那就是这些钱。”

    “如果他的手里还有更为精妙的电池技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五成。”

    “具体的你先把握,到时候和我联系就行。”

    梁乐康看到曾群给出的资金数额,并没有多少吃惊。

    因为他们共事多年,早就清楚了解曾群的性格和做事特点。

    “行,有伱这句话,我就能放心大胆地去做了。”

    梁乐康笑着说了一声,便离开了曾群的办公室,准备乘飞机前往唐都。

    “锂电池再有突破,也还是锂电池,什么时候石墨烯电池,可控微型核电池也能开发出来多好。”

    曾群看了一眼《先进材料》的封面,忽然心有所感地感慨一声。

    ……

    作为唐都交大的名人。

    王东来在《先进材料》上刊登了三篇论文的事情,很快就在唐都交大的教授圈子传播开来。

    毕竟,对于普通的一位教授,能够在这样的顶尖期刊上面发表一篇论文都是极为荣耀和辛苦的事情。

    基于国内的学术现状,发论文对于这些教授和副教授而言极为的重要。

    所以,在看到王东来轻而易举地在这上面,发表了三篇高质量论文,无疑让不少教授既是羡慕,又是心酸。

    羡慕王东来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学术能力,起点高,未来的成就也不会低。

    在很多教授眼里,王东来几乎是预定的院士了。

    心酸也是因为他们看清楚了自己等人和王东来之间的巨大差距。

    不过,有人觉得心酸,有人在羡慕。

    也有人则是眼睛一亮。

    因为他们想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他们虽然没有王东来这样的研究能力,但是却可以通过和王东来合作,混上一两篇核心。

    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千里。

    徐志斌等和王东来亲近的人,又是获得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冠军,又是获得丘诚桐数学大赛的各项冠军,还有美赛的一等奖。

    这些荣誉,他们都看在了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