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整个学术界能够比拟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论文的论文又能有几篇?

    这些大佬,也没有那个理由发在刚成立的《数学未来》上面。

    用一句话来形容《数学未来》期刊的情况,那就是想登刊的论文质量不够,可以登刊的论文,作者又不会选择《数学未来》期刊。

    除此之外,因为王东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想要带领《数学未来》成为数学国际顶尖期刊,所以,在无形之中,《数学未来》的发展被无数人关注。

    有人在看笑话,有人在暗中冷嘲热讽,也有人满怀期待。

    在国际上,《数学年鉴》编辑部的几位审稿编辑更是毫不客气表达了自己对《数学未来》的不看好。

    因为,一个学术顶尖期刊的出现,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是需要有大量的高质量论文,才能做到的。

    而不是靠着某一个天才,一篇高质量论文就能成功的。

    这些天来,唐都交大也都想过了各种办法,先是向国内学者约稿。

    只是,却没有能够让他们满意的学术论文。

    接着也向国际学者发出过邀请,提高稿费标准,但邮箱里收到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几近于无。

    所以,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徐松尧就找到了王东来。

    对于徐松尧提到期刊的事情,王东来并不惊讶。

    因为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生出创建属于华国的数学领域顶尖期刊的念头后,他就前前后后想过很多。

    思虑周全之后,他才做出这个决定。

    也就是说,眼下的这个情况,他有所预料,也有所准备。

    “徐叔,这个期刊是我提议要成立的,而成为国际顶尖期刊既是学校的选择,也是我的想法,现在遇到问题,我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无非就是接下来的期刊没有足够拿得出手的论文吗,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王东来并没有多说,只是让徐松尧放心。

    而徐松尧听到王东来应下,当即就表现出高度的信任。

    “好,交给你我是放心的。”

    “要我说的话,你还是担任几个职务比较好,高等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再加上《数学未来》的主审编辑或者是副理事都行,一般的小事也不会来打扰你,只有发生一些大事的时候,才会找你。”

    “你觉得如何?”

    徐松尧还是没有放弃让王东来担任职务的想法,此刻便出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