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根据数据计算,推力最高峰达到1150吨,最终维持在1005吨!”

    一个又一个的报告,在指挥中心响起。

    而随着这些声音的响起,指挥中心里的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因为有了这些数据,加上显示屏里的画面,已经能证实一个事情了。

    那就是这款发动机是有效的,点火试车成功。

    也标识着我国完成了千吨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成功进入千吨推力火箭的行列之中。

    下一秒。

    “啪啪啪……”

    指挥中心的众人不约而同地拍掌起来,掌声雷动。

    就连贾部长此时脸上也浮现出极为和煦真诚的笑意,带头拍掌起来。

    拍了两下掌之后,贾部长就握着王东来的双手,略带一丝激动地说道:“王院士,你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极大地弥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不足,你是国家的功臣啊!”

    王东来表现的很平静,可以说是在场众人之中最为冷静的人。

    “领导过奖了,我能研发出这款火箭发动机,那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至于弥补了国内的空白,我也只不过是占了一点先机罢了,我相信就算是没有我,我们也迟早能够研发出来的!”

    听到王东来谦虚的说辞,贾部长情不自禁地拍了拍王东来的肩膀。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王院士这份宠辱不惊的心态,我看值得所有科研人员好好学习,我想这恐怕也是王院士能够在这个年纪,就能有这么高的学术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做学术,就是要有坐冷板凳的心里准备,并且还要有宠辱不惊的心态,时刻保持着冷静,这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真正潜力。”

    很明显,贾部长因为火箭发动机的试车成功,对于王东来的重视态度再上一个台阶。

    可以说,从试车成功的这一刻,王东来的学术地位就再上了一层楼。

    一个单纯的数学家,只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的国际数学家,学术地位高是高,对于现实生活的改变,其实并不算大。

    因为数学总归是要借助着其他学科,才能改变世界。

    但是,当一个顶尖数学不仅能在理论上完成突破,还能将其应用在实际中的话,那情况就不同了。

    王东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此刻,杨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