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机会。”

    “李青你记着,不要想到一项好的国策,就要立即施行出来,要先想好一旦施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屡见不鲜;

    如果不能解决施行好国策后,出现的坏问题,那还不如不施行,其次……”

    朱元璋目光柔和:“还要考虑考虑自己。”

    不知怎地,李青竟有些感动,“臣记住了。”

    两人站在花园前,静立无言,良久,朱元璋道:“李青,咱死后,你…做个权臣吧!”

    “啊?”李青吓了一跳,“皇上,臣可没那么想过啊!”

    “咱不是试探你,是叮嘱你。”朱元璋道,“不做权臣,你提出的国策根本施行不出来。”

    李青见老朱说的真心,苦笑道:“皇上,自古以来,做权臣都没有好下场。”

    “你放心,咱会赐你免死铁券。”

    李青无语:赐免死铁券好像死的更快,你老朱干的那些个事儿,你没点b数吗?

    老朱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笑道:“咱赏赐的免死铁券咱可以不认,但后世之君不敢不认,不然便是不忠不孝,便是背弃宗庙,他们没那个胆子。”

    “臣遵旨。”李青稍稍放松,拱手称是。

    “还有啊,国家施政,万不可操之过急,需慢慢来,润物无声……”

    老朱对政治的理解,对权术的斡旋,无可比拟,着实给李青好好上了一课。

    两人聊了许久,一直聊到宫门即将落锁,李青才告退离开。

    ……

    日子回归平淡,李青过着喜欢的慢节奏生活。

    每天睡到半晌午才起,起床后,坐在果树下看看书,听听琴;

    下午皇宫帮着老朱、小朱处理奏疏;

    晚上去梁国公、曹国公府邸,喝喝小酒、吹吹牛逼,打发无聊的同时,和二人的关系越发亲近,有时候也会去魏国公府坐坐;

    回来后,跟婉灵她们谈谈心,共共情,有时四人一起;

    平淡,但不枯燥。

    半年后,去漠北趟地图的下属赶了回来,李青收到地图后,给他们争取到了应有的福利,而后做了告别。

    日子继续过着,一年,又一年……

    关外局势愈发紧张,虽然没有干大架,但小架却时常干。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又出了一个很会打仗的将才。

    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儿子,当初被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