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知道朱棣心虚,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朱棣肯定会找机会下杀手。

    但其实……根本没必要。

    “皇上,百姓心里都有杆秤,得民心才是上策啊。”

    朱棣默然片刻,微微点头,“随朕来。”

    ……

    乾清宫正在修缮,两人来了中殿。

    就坐后,朱棣屏退左右,开口道:“建文没死。”

    “啊?”李青一脸吃惊,旋即又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以为他死了,退一步说,只要皇上励精图治,就算他日建文站在金陵城下又何妨?”

    朱棣直勾勾的看着李青,李青一脸坦然。

    许久,朱棣移开目光,淡淡道:“据查,那晚有一青年男子,跟着一位邋遢道人出城,朕记得,你师父就是张邋遢,对吧?”

    “这…有什么关系吗?”

    李青依旧镇定,但心已经有些慌了,暗道:“不是吧?你这都能联想到一块儿,简直……离谱。”

    “朕担心到时候再来个靖难翻版,国家又是一场大乱。”朱棣一脸不安,无力道,“一日找不到建文,朕一日寝食难安啊!”

    “皇上着相了。”李青安慰道,“建文根本没有班底,武将不支持他,文臣……皇上也看到了,他们亦不会向着建文,大势已定。”

    顿了顿,“如今局势基本稳定,治理大明,才是正经。”

    朱棣点头,但眼眸中仍藏着深深的不安:“朕借着恢复祖制的理由,废除了所有建文新政,今年就按部就班吧,新政明年再执行。”

    “对了,你可有良策?”

    “有一点儿。”李青也不避讳,当即把改户籍制的策略,详细说了一遍。

    朱棣听完,大点其头:“不错,国家想要发展,必须得让百姓有奔头;

    不过,想要繁荣昌盛,最重要的还是得有钱,建文在位这几年,大把大把的撒钱,而朕想做的事儿,都太烧钱了。”

    李青心中一沉,忙道:“皇上,宝钞不可滥印啊,它只是交易的工具,并非财富……”

    “朕当然知道。”朱棣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接着又道,“你以为,海商如何?”

    “开海?”李青眼睛一亮,“好啊,宋朝那么富,靠的就是海上贸易,皇上圣明啊!”

    他没想到,自己还没说,朱棣就先悟到了。

    想要快速发展,开海绝对是不二良策,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只要到了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