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老了,不好看了什么的,都好好待着,享受你们应得便是。”

    三女讷讷点头,她们并未听懂先生话,却领悟了其中意思。

    见状,李青长长舒了口气,他还真怕三女自卑,给他来个不辞而别,甚至…寻短见。

    “好了,织造局准备得差不多了。”李青起身伸了伸懒腰,“我们回家歇两天,等钦天监选定黄道吉日再说。”

    三女点头,听了先生一席话,突然通透起来,埋藏在心底的抑郁,缓缓消散。

    织造局离家不远,坐了不到两个时辰马车,四人便到了家。

    晚上,四人极度共情,她们更为通透,负面情绪尽去。

    ……

    搞定了她们,李青专心搞事业。

    翌日,御书房。

    李青将织造局的运营规划,给朱棣说了一遍。

    朱棣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啥是流水线作业啊?”

    “就是分工明确。”李青解释:“就是从蚕茧开始,收烘、煮茧、缫丝、烘丝、成绞、络丝、并丝、捻丝、牵经、卷纬、织绸、染色、烘干;

    每一道工序都有专门的人做,这样时间一久,工人熟能生巧之下,质量、产量都会越来越好。”

    李青道,“织造局代表着朝廷,代表着皇家,丝绸质量这块儿不能马虎,一旦出海,更是代表大明。”

    “说的好。”朱棣很是认可,“桑蚕、工人都谈好了吗?”

    李青点头,“就差开工了,臣就是来问皇上,开业之日是让钦天监选,还是皇上你亲自来定?”

    “朕…算了,还是让钦天监选吧。”古人多少都迷信,朱棣也不能免俗,“回头朕让钦天监尽快卜算一个好日出来。”

    顿了顿,“这些天,朕被那群大臣烦的不行,你觉得谁更适合做太子?”

    “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啊!”李青摊了摊手,“立嫡立长,自古皆然。”

    朱棣没有听到自己想听的话,神色有些不愉,“朕看老大不行,他上位必定重用文臣,朕怕到时候弄个建文第二出来。”

    “这不可能。”李青断然道,“皇上你太小看他了。”

    “可他压不住武将这是事实。”朱棣反驳道,“文臣你还不知道吗,给点好处就能上天,一旦让他们得势,大明就完了。”

    “……那你上个月为啥创建内阁?”李青苦笑道,“创建内阁,还不如直接恢复宰相制呢。”

    “放屁!”朱棣一瞪眼,“宰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