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大幸事!”

    “皇上过誉了。”三宝矜持道,“若无皇上圣明,大明岂有今日?”

    “哦?哈哈……”朱棣心中畅快,他很久都没这么快意过了,本想吟诗一首,奈何肚子里没啥墨水,只得道,“来,喝!”

    三宝是朱棣的心头宝,同样,也是大明的宝。

    因为他每次回归,都能带来巨额财富。

    朱瞻基举杯道:“三宝,我敬你一杯。”

    “皇太孙客气。”

    三宝举杯,一饮而尽,心中颇为感慨:他走之前,太孙还是少年,回来后太孙都当爹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李青也感慨不已,遥想当年少年犹似昨日,眨眼间,少年都五十了。

    岁月不饶人啊!

    ……

    李青举杯敬三宝,饮完酒,问道:“永乐豆亩产几何?”

    “亩产惊人。”三宝振奋道,“这东西一年可以种两季,年亩产上千斤,若是种植得当,产量会更高一些,关键是这东西好侍弄,比水稻好多了。”

    “亩产千斤?”朱棣瞳孔一缩,“当真?”

    三宝点头。

    “哎呀呀……”朱棣激动得不能自已,“这下要发了。”

    有了充足食物,人口才能增长,人口增长,国力才能强盛……朱棣眸光大盛,嘿嘿怪笑道:“朕的永乐盛世,终于要来了。”

    笑着笑着,突然发现几人一脸怪异的看着他,朱棣脸上一热,没好气道,“怎么,朕有说错吗?”

    “皇上圣明。”几人连忙跟上马屁。

    朱瞻基心道:皇爷爷笑得怎么那么……猥琐呢?

    ~

    酒席宴散,朱棣命户部、锦衣卫、东厂,去统计此次具体收获,然后,拉着三宝去御书房详谈。

    李青则是被小胖叫去了东宫。

    “怎么了?”

    “青哥,这几年大明有了积蓄,加上三宝带回来的财富,国库已经相当富裕了,我担心……”小胖苦笑道,“父皇是什么人,你也知道,他就不能有钱。”

    “你想多了。”李青嗤笑摇头,“瓦剌、鞑靼安稳的很,即便他想打仗,也师出无名。”

    顿了顿,“再说了,武备是常事,打仗并非有害无利。”

    小胖微微点头,随即苦笑:“他打仗不仅费钱,还费我,这些年他逐渐不管事了,我是越来越累,持久力大不如前。”

    “……”李青问道,“国库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