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些人有挺有能力的,杀了确实可惜。”

    顿了顿,“就算是杨荣,也是被动触犯律法,被堂侄拉大旗作虎皮,当然,真实情况应该是杨荣装聋作哑,抱着不作为的心态,乱中取利;

    但…人无完人,当官的哪有不贪的?

    念在他们还知道遮掩,以及,没有明目张胆地触犯律法,实在罪不至死。”

    朱瞻基认真道,“贪官是杀不绝的,太祖杀了那么多,贪腐者仍是前赴后继,已经说明一切。”

    李青放下茶杯,问道:“那你的秉政理念是什么?”

    “用能臣,而不用清官。”朱瞻基道:“在我看来,有能力者,私德亏损些也没什么,依旧可用!

    要是没能力的人,即便两袖清风,不取分毫,也一样不可用!”

    顿了顿,“当然了,吏治清明必须要做,但不能简单粗暴的杀。”

    朱瞻基压低声音道:“太祖一朝杀了数万官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吏治清明了许多,却也造成了政务懈怠,

    官员青黄不接,国家如何昌盛,当然,我也不是说太祖不好。”

    李青笑了笑:“明白,其实太祖施政也有偏颇之处,人无完人嘛。”

    “太祖也是你说的?”朱瞻基上纲上线,“这话也就跟我说了,要是爷爷听到,不打你廷杖不算完。”

    李青白眼翻上了天,抿茶不语。

    一刻钟后,朱棣走了进来。

    二人起身,“臣(孙儿)参见……”

    “免了。”朱棣走到正座坐下,“都坐吧。”

    朱瞻基笑嘻嘻道:“爷爷,我去给您沏杯茶暖暖身子。”

    ——好圣孙在皇帝身边的时候,小黄门都很轻松。

    朱棣就吃这一套,但仅限于大孙子。

    “李青,你这身子骨还行吗?”

    “还……不太行了。”李青指了指黄花梨木的镶金拐杖,“都用拐了。”

    “你用拐和李景隆冬天拿扇子一个样,都是为了骚包。”朱棣黑着脸,“朕有件事要你办,你去才能代表朕的态度,让那些世家大族知道轻重。”

    “去江南剿寇?”

    朱棣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行啊,脑瓜子依旧好使,看来你小子且活呢。”

    “皇上,那些人……?”

    “进大牢了。”朱棣接过大孙递上的热茶,道,“先关着吧,这些人都算得上能臣干吏,杀了的确可惜,他们是铁杆太子党,等朕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