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固定,这一来,他们做大的可能就会小很多。”

    “这个主意好。”朱瞻基大点其头:“就这么办。”

    “这个官职叫什么?”李青问。

    “巡抚!”

    李青挠了挠头,听着咋这么耳熟呢?

    “你这第二步放权是哪个群体?”

    “御史言官!”

    “展开说说。”

    朱瞻基颔首,道:“言官是什么人你也知道,说句不好听的,这个群体简直就是为骂皇帝而生的,当然,我给他们权力,并不是为了少挨骂;

    事实上,这些个言官大多都还清廉。”

    李青也比较认同,虽然这些人很讨厌,喜欢拿圣人标准要求皇帝,但这类群体,好名远胜好利。

    “所以你要派他们去骂地方官儿?”

    “青伯果然聪明。”朱瞻基笑道,“正是如此,用他们的高标准去要求地方官儿,肯定有利于民生、军备、刑讼、财赋等各方面。”

    你可真够坏的,不过我喜欢……李青也笑了:“有一个‘活力四射’的监察体系,确实利好民政。”

    言官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

    “所以这个职位叫……巡察御史?”

    “青伯你真是我肚子里蛔虫。”朱瞻基惊叹道。

    李青笑容一收:“你的改制青伯很赞同,但你这个比喻青伯很不喜欢!”

    朱瞻基:“……”

    “好了,我也说两句。”李青清了清嗓子。

    朱瞻基做洗耳恭听状,“青伯你说。”

    “推恩令你知道吧?”

    “自然知道。”朱瞻基点头,“青伯你是说……削藩?”

    “没必要削了。”李青摇头。

    因为他的建议,早在朱棣那会儿,就削得超狠了,再削可真就要命了。

    倒不是怕他们翻出浪花,而是海上贸易藩王不能参加,再削减用度几代人后,有些藩王后人会饿死的。

    “我的意思是削士绅!”

    李青道:“朝廷颁布律法,士绅财主的家产不能只传给嫡长子,无论长幼嫡庶,都能继承,且还要平均,谁也不能吃亏。”

    “嘶~妙啊!”笔趣阁_www.bqg135.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