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平均分家’还是‘进士限额’,在自身权势面前,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能混到这个位置,没一个死脑筋,真无法改变,自然是舍小保大。

    蹇义这才真正放心。

    ……

    ……

    午朝。

    李青掐着点儿来。

    奉天殿上,六部面色凝重,内阁却是干劲儿满满。

    李青有些诧异:小朱这画饼技术见涨啊,内阁没有得到提拔,仍如此战意盎然,不过……就看他后面怎么圆饼了。

    少顷,朱瞻基步入大殿。

    群臣行礼,分班站好,不动如山。

    朱瞻基扫视了眼群臣,朗声道:“诸卿可有本奏?”

    “臣有本奏!”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出班,拱手道:“恕臣斗胆,皇上早朝提倡的两条政令……有不妥之处。”

    “不妥?”朱瞻基淡淡道,“那你为何不在早朝时言明?”

    “臣……愚钝,当时并未参详透彻。”左副都御史红着脸说。

    朱瞻基笑笑,身子后倾,舒服地靠在龙椅上。

    他很随意。

    但越是如此,左副都御史越是紧张,这位皇爷可不是先帝,看着就不像善茬。

    奈何受人所制,这位左副都御史没得选,心里骂了一遍蹇义的祖宗八辈儿后,这才硬着头皮开口:

    “臣以为……皇上提倡的家产平均分配,有偏颇之处。”左副都御史陪着小心,“百姓家产传嫡长,是为更好的延续香火,

    打比方来说,若条件不好的人家,把为数不多家产平均分给多个儿子,那…谁也过不好,尤其是在有天灾人祸的时候,只传一人,则能保住香火,更好的传承!”

    顿了顿,“纵观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也是我华夏绵延数千年的根本所在。”

    朱瞻基没说话,只是瞟了一眼内阁所在的位置。

    黄淮当即站了出来,冷笑道:“副都御使此言大谬!”

    他朗声道:“历朝历代的规矩就是对的吗?

    若是对的,那些朝代又岂会亡?

    莫非,你要让大明走他们的老路?”

    夺命三连,怼的左副都御史一个头两个大,这么大的锅他哪里敢接?

    “本官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几个意思?!”

    黄淮年纪大,脾气也大,嗓门更大,这一声冷不防的大喝,朱瞻基都吓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