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要带上一个人。”

    “于谦?”

    “嗯,这么好的镀金机会,我想让他沾沾光。”李青直言不讳,“他日我退休后,唯有他能顶替。”

    朱瞻基挠了挠头:“他有你说的那么牛?”

    “至少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李青道。

    “没问题!”朱瞻基爽快答应。

    李青想了想,又道:“这次亲征,你还应该多带些人。”

    “比如……?”

    “蹇义、夏原吉、胡濙、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黄淮。”李青叹道:

    “具体谁私通了汉王,我们也不知道,不过,他们对内书堂的排斥是明面上的,应做万全准备;

    以避免,我们出征在外,被人偷了家。”

    朱瞻墉也是嫡子,同样是张皇后所生,要是外臣联合后宫来个另立天子,那可真就悲催了。

    尽管这种可能性小的可怜,但不能完全排除。

    多疑的朱瞻基深以为然:“还是青伯你考虑的周到,把这群家伙一起带上,定可万无一失,嗯……六部留一个李友直,内阁…让翰林学士杨溥入阁,此二人暂理朝中事务。”

    想了想,终是有些不放心,“要不让太后看着?”

    李青不发表看法:“随你。”

    朱瞻基想了想,摇头道:“后宫不得干政,还是算了。”

    你可真够多疑的……李青好笑点头,“什么时候发兵?”

    “明儿就走。”朱瞻基一刻也不想耽搁,“尽快将汉王扼杀,于国于民都有利,对内用兵不需什么粮草补给,你这去京营点兵,我去跟李友直、杨溥他们画饼……咳咳,嘱咐他们一下。”

    “……”

    ……

    李青回到家,已是傍晚时分。

    这次亲征带的兵不算多,仅三万五千精兵,打一个小小的乐安,绝对是杀鸡用宰牛刀。

    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

    宣德朝的朝局,和建文朝根本不是一码事,第一,藩王已经废了,第二,朱瞻基控制得住军队。

    甚至李青都觉得不用打,只要朝廷大军一到,朱高煦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

    “先生,这是又要出门吗?”婉灵问。

    李青回过神,讶然道:“你怎么知道?”

    怜香笑着接话:“先生每次出门,都是这副表情,其实也没什么,先生不必过分在意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