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大学士商辂出班:“皇子出实宗社之福,当立太子!”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朱见深淡淡道:“立储岂可儿戏?此事需三思后行,朕要好好思量。”

    平时群臣常以三思来堵他嘴,此时他自己说出来,倍感畅快。

    群臣:“……”

    不等他们再劝谏,朱见深又道:“清理冗员进行已半年有余,成效却不甚明显啊!”

    尹旻眼珠转了转,立即明悟深意,忙出班道:“却是如此,臣建议加大力度。”

    兵部尚书白圭忙也出班:“皇上英明,臣也附议。”

    “臣附议。”户部尚书杨鼎亦是出班附和。

    很快,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反正也不裁京师官员,地方上……受点儿罪就受点儿罪吧,都是为了太子,为了大明江山社稷!

    刀子没划拉到自己身上,他们没觉得多疼,他们更在意的是储君。

    有了储君,便能布局未来,这才是重中之重的事。

    这一次,他们并不是要耍滑头,打破规则的苦楚,他们已经尝试过了,自然要遵守。

    只要皇帝你同意立太子,我们亦当践行承诺。

    朱见深当然也明白这点,便顺水推舟,同意了立太子。

    都是场面人,有些话双方会意即可,真点出来大家反而不好看。

    于是,奉天殿上一片和气,君明臣贤,皆大欢喜……

    许是群臣唯恐再起变故,经钦天监测算,第二日便是大吉,朱见深亦无不可。

    次日,朱佑樘便被立为太子,整个过程出奇的顺利。

    这下,所有人都开心了……

    ~

    翰林院。

    这个人才储备地,今日尤为热闹,诸多大佬络绎不绝。

    这些个翰林们也不再指点江山了,个个谦虚矜持的同时,也在明里暗里的巴结,想攀个高枝儿,正式进入官场。

    众大佬来此的目的也很简单,立下太子的下一步,就是给太子找老师了,国之储君教育岂能落下?

    而太子的老师,多取自翰林院,这个严格意义上还不太算官僚机构的群体中挑选。

    基于此,都来这儿广撒网来了!

    跟太子的老师打好关系,可是太有必要了,尽管皇帝还未挑选,但,锦上添花跟雪中送炭可是有着云泥之别。

    早一步下手,早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