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大多行不通,不是吗?”

    此番言论着实大胆,不仅说了太祖,还把圣人捎带进去了,若是让言官、翰林们知道,绝逼‘网..暴’李青。

    几人亦是惊怒。

    好胆!

    这般说话,实在大逆不道!

    不过,却都缄口不言,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事实,只是不敢说出来。

    同时,也拉不下脸昧着良心反驳。

    “扯远了,皇上让我等议的是军改。”谢迁淡淡道,“对于军改,本官仍持原有态度,不改!”

    “本官亦然。”刘健说。

    杨廷和附和点头。

    李青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道:“若是军改是改为募兵制,本官亦觉不妥。”

    “嗯…。”李青抿了口茶,道:“贸然全面改募兵制确为不妥,若是募兵制,府兵制同时进行呢?”

    李青原本也没想着一下子改了。

    那样太冒险了,会打破稳定的格局,万一出现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李青没想到,他刚虚晃一枪,朱厚照就跳大跟了。

    “同时进行?”李东阳惊诧。

    “不错!”李青道,“先前在宫里,谢大学士说我大明有百万雄兵,事实嘛……大家心里都有数。”

    谢迁脸上一热,悻悻道:“这话本官承认有失偏颇,可李太师有无想过,若施行两套政策……会给士卒带来强烈落差。”

    李青摇头:“若运作得当,并不会。”

    “如何运作?”

    “结合士卒现有的待遇,在稍稍提高的基础上,作为募兵制的待遇。”李青说。

    刘健果断摇头:“这行不通,且不说这为财政带来的负担,就算提高一部分怕是也没人愿意……”

    他突然不说了。

    李、谢、杨三人,也不禁老脸一红。

    士卒的待遇太差了!

    李青叹道:“所以啊……明军战力才会下滑,若不及时补救,未来会持续下滑。”

    杨廷和讪讪提醒:“现在议的是可行性。”

    “可行的。”李青道,“待遇提高后,定会有人愿意参军。”

    “这么绝对?”

    “当然!”李青笑道,“事实上,大明人口如此庞大,只要待遇说得过去,岂会没人愿意参军?

    奈何在府兵制的限制下,导致许多人想参军却没有条件,若是放开……则就不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