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越弱。

    百姓认知越高,皇权越是弱势,可同样的,官员也得收敛,官员收敛,兼并势弱,兼并越弱,皇权越强;

    皇权越是强势,认知提高的百姓越是感到压迫,有压迫,自然有反抗……皇权越弱。

    好似一个轮回,亦或说是一个怪圈儿,根本逃不出去。

    可以不采取李青的建议吗?

    当然可以!

    不过那一来,就不是皇权越弱,皇权越强,皇权越强,皇权越弱。

    只会是,皇权越强,皇权越弱。

    少了一个大的缓冲期,国祚自然会大大降低。

    可以预见,采取李青的建议,大明的国祚必当远远超越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如若不采纳……大明国祚可能也就勉强跟汉一般,只有四百年出头。

    “唉……无解啊!”

    朱厚熜扶额,满面愁容。

    李青说的好处,他完全吃透了,李青没说的‘坏处’,他也完全想到了。

    其实,朱厚熜比李青预想的还要聪明!

    当然了,前提是不涉及修仙长生。

    这件事,朱厚熜没办法理性。

    话说回来,理性的人也不会迷信修仙长生,虽说李青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可从洪武朝至今,大明皇帝没有一个长生的。

    包括李青的亲人,朋友!

    真要是理性,就不会这般痴心妄想了。

    许久,

    朱厚熜苦叹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即便抛开修仙长生,也当采纳他的建议,只愿……朕能得偿所愿,与他一并长生,届时君臣合力,寻求突破。”

    无论是对李青,还是对自己,朱厚熜都相当有信心。

    能力、智慧、手段……

    试问,天下间又有几人及得上他们二人?

    ~

    小院儿。

    李青坐在树荫下的石桌前,托着下巴,思考大肆开办村镇学塾的实施过程……

    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不会顺利,阻力之大,甚至犹在一条鞭法之上。

    工商业的大兴之下,农业已不是唯一的经济来源了,可教育资源的下放不同。

    对做官的来说,这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管理成本,且还会大大损耗既得利益。

    对要做官的来说,这会大大提高他们做官的难度,直接从简单模式跳跃到了地狱模式。

    哪能不急眼?

    且这两类人,都掌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