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他说与不说……都一样。”

    “那你咋办啊?”黄锦很是担忧。

    “放心好了,没人能奈我何。”李青瞟了他一眼,“你觉得我能活到现在,真的是凭运气?”

    黄锦挠挠头,“双拳难敌四手,万一他们勾连亡命之徒……”

    “你说的这些,早在洪武朝就发生了。”李青说道,“结果被我全部反杀了,此类事件我经历过好多次了,远的不说,正统朝时期,一群人想来个法不责众,结果还不是来得快,走的更急,还送上几颗人头……”

    “这我还真不知道……”黄锦缓缓点头,好奇问:“事后呢?”

    “什么事后?”李青白眼道,“侍郎以下,我都是只管杀,不管埋。”

    “啊?”

    “啊什么啊?”李青不稀得炫耀什么,“回去看看,你家主子要是忙完了裤裆里那点事儿,让他过来一趟。”

    “……你说话真难听。”

    “你头一天认识我?”

    黄锦:“……”

    …

    半晌午。

    朱厚熜来到国师殿,就今日朝堂之事,又简单说了一下。

    “你愿不愿意立国本?”李青问。

    “先生何出此言?”朱厚熜有些不悦,“莫非先生没打算悉心传授长生之法?”

    “……与此事无关。”李青说道,“我不是催你立国本,不过,你当明白,如若一直不立国本,朝廷定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内耗之中。”

    朱厚熜沉吟半晌,还是摇头:“立国本可以,但绝不是现在,都还不会走路呢,急也不是这么个急法。”

    李青对此不做干涉,只是道:“你心里有数即可。”

    顿了下,“现在可以不立,却仍可以拿来当做筹码,以便顺利颁发普及教育的诏书,此事不宜拖得久了,待到地方上的官吏、豪绅都得悉了,届时推行的第一步,将会更加艰难。

    万事开头难,这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是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之后展开的难度势必大大增加。”

    朱厚熜沉吟道:“先生的意思是……用立国本的期限做为筹码,比如五年之后立国本,十年之后立国本?”

    “不错!”李青微笑颔首,“国本不能不立,只是时间问题,既如此,何不好好利用?”

    朱厚熜微微点头,随即,紧张的问:“先生,朕想做到你这般……真的很难吗?”

    “不好说。”李青道,“反正不容易。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