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好了,你遭人恨,会有人比你还遭人恨。”

    严嵩心中大定,长长一揖,认真道:“多谢李国师,下官不会让国师、皇上失望。”

    “嗯,去忙吧。”

    ……

    数日之后。

    君臣一番拉锯战之后,普及教育的诏书正式颁发,作为条件,朱厚熜同意了立国本,期限两年。

    两年之后,如若皇子会写自己名字,便立为国本。

    这一波,朱厚熜妥协大发了。

    还好,朱载壡这三个字,依照顺序,越来越难写。

    两年之后,皇子也才不过四岁,实际年龄三岁,一个三岁的孩子,用毛笔写下自己名字……

    可能性微乎其微。

    群臣自也明白这一点,可相比五年、十年,这已经很好了。

    作为回报,对教育普及的国策,他们也没再反对,户部甚至还主动拨了款项,足足五万两银子。

    这一笔钱,拿来在乡镇建设学塾,房舍,桌凳,书籍,先生……林林总总的各项支出,也能建好几十个。

    当然了,这不包括后续支出。

    为杜绝乱收费导致贫苦人家仍上不起学,官办学塾是免费的,不收取任何费用。

    …

    诏书颁发的第二日,内阁便有了重大改动。

    夏言升任首辅,时任礼部侍郎顾鼎臣入阁,为次辅;时任南直隶礼部尚书入阁,为代阁员,作为翟銮丁忧的补充。

    如此人事调动,引起一片哗然。

    夏言升任内阁首辅,群臣早有预料,本来并不排斥,可夏言的公开支持普及教育,让群臣很不爽,基于此,对他顺理成章的高升,就怨念满满了。

    至于顾鼎臣,就更遭人恨了。

    一个侍郎越级升迁,本就让人眼红、不平衡,何况,这人也是公开支持普及教育之人。

    反倒是严嵩,群臣对其虽也不满,可相比之下却没太过厌恶。

    一来,严嵩只是暂时性的内阁大学士,二来,普及教育一事严嵩出力甚大,结果却只捞了个候补,难免给人一种‘惨兮兮’的感觉。

    甚至,他们都为严嵩感到不值……笔趣阁_www.bqg135.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