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肃清吏治。

    这一来,严嵩更加有恃无恐,行事愈发下作。

    如此行事,自然会受到反噬,很快就有人想到严世蕃,继而,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面对严嵩的泼脏水,直接回怼:

    “你儿子调戏良家女子!”

    “你儿子坐过牢!”

    “教出这样的儿子,你也不是啥好东西!”

    诸如此类……

    朝堂愈发乌烟瘴气,每日朝会几乎有一多半时间都在‘骂街’。

    不过,如此一来,朱厚熜的压力却是骤减。

    同时,对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官员,进行严厉批评,并根据情节轻重施以罚俸、降职留任等各种惩处。

    一时间,搞得诸多清流身心俱疲,利益之下,反对献皇帝进太庙的声浪,逐渐降低。

    明里暗里的表示可以难受,但配享堂祭者,只能是太宗!

    清流让了步,可朱厚熜却得寸进尺,既要入太庙,还要配享堂祭。

    都让步了,不妨多让一让吧……朱厚熜嘴角勾起,知会严嵩发起总攻。

    …

    早朝,奉天殿上。

    严嵩慷慨陈词……

    复周礼,建明堂,加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

    清流激烈反对……

    明堂当建,献帝不宜,当以太宗配享。

    严嵩再辩……

    堂祭以父之义,太宗文皇帝则为远祖,不合礼制。

    清流再驳……

    祖宗功德,我太祖高皇帝首当其冲,其次,我太宗文皇帝也,堂祭以父之义?从无定说!

    严嵩三辩……

    虽无定说,然,尊亲尊上,理所应当,宜称宗附庙。天子岂能太庙之中无有四亲?

    清流三驳……

    献帝称宗附庙,以亲以理尚可,献帝配享堂祭,不可;未有子孙犹在祖宗之上也。

    三辩三驳之后,皇帝亲自下场……当场下达中旨!

    “……朕惟我国家之兴始,太祖高皇帝也,而中定艰难,则我太宗文皇帝也,二圣共创大业,功德并焉,宜称祖号。我皇考献皇帝躬备大德,是以延及朕身,入嗣主位,宜荐宗称。钦此。”

    注:摘取《明实录·世宗实录·嘉靖十七年》

    此言一出,辩驳双方皆是一呆,就连严嵩也是有些措手不及。

    满朝大臣都被雷到了。

    比上次还要瞠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