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大明的草原诸多部落,没一个安分的,朕欲打一仗,回头你造一下势。”

    严嵩心中一动,沉吟道:“敢问皇上,战事的发动可有大致日期?”

    “看情势吧,快则三四月,慢则六七月。”朱厚熜说道,“钱粮筹措无需你操心,你掌控好舆论便是。”

    “臣遵旨。”严嵩恭声问,“主将方面……?”

    “朕已有安排。”

    朱厚熜道,“此事,朕只与你一人说了,可不能走漏了风声,至少,在大势未成之前,不能让旁人知晓,切记。”

    “……臣明白。”

    严嵩暗暗一叹,刚活络起来的心思,再次沉寂。

    儿子的计策虽好,可也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无论李青,还是皇帝,都是极端聪明之人,连眼睫毛都是空的,万不能莽撞了……

    严嵩暗暗警醒自己,不能因小失大,问道,“皇上希望快一点,还是稍微慢一点?”

    朱厚熜思忖少顷,道:“快一点吧,迟则生变!

    这一次,朕不打算在秋末初冬时发动战争了,在水草丰美之际打败他们,才能起到更好的震慑效果!”

    “皇上圣明,如此看似吃亏,实则有奇效。”严嵩日常溜须拍马,“若皇上没有别的吩咐,臣这就回去准备。”

    “等一下。”

    朱厚熜道,“严世蕃还未考中功名是吧?”

    “呃……是,犬子无能,让皇上见笑了。”

    “哎?话不能这么说,有无才华,跟八股文没有绝对关系。”朱厚熜笑道,“嗯…,先从工部主事做起吧,待做出一番政绩再做升迁。”

    严嵩一惊,“皇上……”

    “去吧。”朱厚熜抬手摆了摆,“这件事务必办好,国之大计,万不可懈怠。”

    “臣遵旨,谢皇上隆恩。”

    严嵩满心欢喜的退出大殿……

    过了会儿,

    站殿小太监缓步走进来,“皇上,徐尚书到了。”

    “宣。”

    少顷,徐阶走进来,撩袍行礼,“微臣参见吾皇万岁。”

    “免礼。”

    朱厚熜放下朱笔,同样的话术又复述了一遍。

    徐阶当即表态:“关外蛮夷一向不习教化,讲道理不管用,施恩虽有效果,却也会滋生傲慢之心,臣以为皇上所言极是,给其好处,不如捅其一刀。”

    “哈哈……说得好!”朱厚熜爽朗一笑,说道,“如今内阁只有严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