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嘈杂,距离尚远,海瑞声音又小,李青也听不清内容。

    “主要是朝廷公款的事。”海瑞说道,“我是南平县的教谕,按理说学塾建设归我负责,经费也当由我掌管才是,可……唉。”

    海瑞苦闷道,“我主动退一步,与他说各自掌管一半,可这位知县仍是不愿,具体打着什么主意……我不说,先生也明白,按照物价成本、人力成本,朝廷的款项……近乎一半都进了私囊。”

    李青好笑道:“这你就天真了,哪有不贪的官儿啊?”

    海瑞默然,深吸了口气,轻声道:“难道我大明官员……都如此?”

    “真正两袖清风的不能说没有,可也是凤毛麟角。”李青轻声说道,“他们管这个叫截留,过一手截留一点,层层下来,到了用于正处,余下一半也还好了。”

    海瑞震惊地看着李青。

    “你干嘛这样看着我?”

    海瑞苦涩道:“海瑞以为先生行侠仗义,当嫉恶如仇,却不想……”

    “没办法,人心如此……”李青叹道,“一点也不妥协让利,办不好的,建设学塾本就备受抵制,再不让人得些好处,就更难推行了。只一味追求官员清廉,却不顾国家发展……岂不是本末倒置?岂不是因噎废食?”

    海瑞无言以对,喟然叹道:“如若太祖还在……”

    “太祖杀了那么多,不也还是照样贪?”李青说道,“于皇帝,于国家而言,事办好才是根本。”

    海瑞微微摇头,道:“发展是根本,可这样妥协……这是不对的。”

    李青没有否认,只是道:“你真贪心,比我都贪心。”

    海瑞愕然,继而恍然。

    “求上得中,还是要求上!”

    李青耸了耸肩,道:“可惜你只是个教谕。”

    “我……”海瑞愤然,随即苦笑,“先生何必激我?海瑞自也想做大官,可总要脚踏实地才行。”

    海瑞吁了口气,问:“按理说,教谕负责一县学政,学塾建设也在教谕职责范围,朝廷为何要将款项拨给知县呢?”

    “你干嘛问我?”

    “先生不是永青侯吗?”

    “你不是不信吗?”

    “……”海瑞说道:“昨日我又温习了下太祖实录,尤为关注太祖实录中的永青侯。”

    李青怔了怔,继而笑道:“然后呢?”

    “虽然荒诞,难以置信,但结合种种迹象,以及我亲眼所见……我愿意相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