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知道啊,难道侯爷之后不打算站队皇权?”

    李青沉默。

    杨慎愕然,继而失惊道:“侯爷怎可如此?”

    “为何不能如此?”

    “哎呀,皇权一旦衰落,臣权势必做大,于侯爷而言,引导一个皇帝,可比引导一个群体要轻松高效太多太多了,我大明官吏数十万,两相比之孰难孰易?这个账太容易算了啊……”

    杨慎急得不行,就差拍大腿了。

    李青无奈道:“谁说皇权衰落就一定是臣权做大?”

    “?”

    “也可以是民权嘛。”

    杨慎傻眼。

    接着,他用一种异常复杂的眼神看着李青,有不解,有焦急,有愤懑……其中,认为李青幼稚的情绪最明显。

    杨慎全然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永青侯会说出如此幼稚的话。

    以至于他都不知该咋说了。

    好半晌,才憋了一句:“百姓愚昧啊。”

    李青:“百姓不会一直愚昧。”

    杨慎苦涩道:“侯爷你认真的?”

    “我从不在政事上开玩笑。”

    杨慎痛苦地闭上了眼眸。

    李青则有些无奈,没好气道:“不是,你就这么瞧不起百姓?”

    “这跟瞧不瞧得起有关系吗?”杨慎破防,言语之间也没了敬意,直截了当道,“哪怕百姓读书,哪怕百姓认字,百姓依然愚昧,学识不等于见识,他们没见过,没见过……”

    “你冷静一下。”

    “……”杨慎强抑激荡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下,道,“侯爷你太想当然了,根本没可能,即便我大明百姓,个顶个都拥有堪比秀才的学问,也万不能让其掌握权力,那般只会误国!”

    “我知道你的……”

    “不,你不知道。”杨慎有些激动,“他们没吃过,他们没见过,他们只会偏激,只会把可怜的丁点见识奉为圭臬,以此转变为汹涌的情绪……到头来,多数人裹挟少数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会陷入恶性循环……”

    李青不说话,让他说。

    杨慎一口气说了半刻钟,激动之情才稍稍平缓,问:“这些,侯爷可知?”

    “我知道。”

    “那你为何……?”

    李青说道:“皇帝越精明,臣子越精明,臣子越精明,皇帝便不得不精明。论臣子才具、智慧、权术……嘉靖皇帝治下的臣子质量,超越大明历代皇帝,换之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