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什么江洋大盗。”

    “这事儿,咱们可管不了。”

    “废话!”捕头呵斥“这么多人动了这么多火铳,什么样的江洋大盗能有这等本事?”

    “如此的烫手的山芋,赶紧扔给中军都督府去。”

    与刀枪这些兵器不同,火铳是妥妥的军械。

    能够大量动用火铳的,必然是军中之人。

    他们这些捕快,平日里吓唬吓唬良善百姓还行。

    招惹军中的人?

    活腻味了~~~

    “没那么多人。”捕快连连摇头“据打更的说,就只有一个人。”

    “一身的重甲,跟铁甲人似的,踹开院门就进了荆家。”

    “一个人?”

    捕头的表情,活像见鬼“更夫是吓傻了还是喝多了?”

    “他就是这么说的。”

    “那就好好教他,话该怎么说!”

    身处城外皇庄军营之中的林道,正在发饷。

    随着文书们的唱名,一队接一队的军户们上前,从发饷官手中接过自己的军饷银钱,确认无误后签字画押。

    与以往发放的银锭银块银角不同。

    他们现在领到的军饷,发的是一块块的圆形银币。

    银币四周有锯齿,用来防止被剪开。

    背面是一两二字,正面则是林道的半身头像。

    这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

    毕竟这年头用银子,还得上秤去称量重量。

    品质方面还有说法计较,经常会因为价值认同不一样而闹出争端来,很是麻烦。

    现在这般直接上银圆,简单省事又方便。

    崇祯时期,海外大量流入银子,这其中就有许多的银币。

    对于大明来说,银币并非是什么没见过的稀罕物。

    领到军饷的军户们,都会向坐在椅子上的林道行大礼。

    “领教习饷~为教习兵~尊教习令!”

    待到所有人都领取了军饷,列队聚集。

    林道起身,走上了点将台,举起了喇叭。

    “尔等当好生训练,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从今往后,所有的军饷皆不过诸将之手,皆由发饷官直发。”

    “若是少领了饷银,只管向我申述,发饷官皆斩!”

    在文官们的疯狂打压下,大明军方的日子非常难过。

    拖欠,克扣饷银那都是家常便饭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