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启人生 >
    
以写一份科研助理申请。”

    “多谢林教授看重,但我真没那时间。”陈贵良说。

    CCER的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一中一洋。

    洋导师肯定全英文授课,而且还得懂经济学方向的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这玩意儿,可比考六级要难多了。

    陈贵良有那精力去学经济学专业英语,还特么不如花心思多投资两家公司。

    林教授也不急着去车库,微笑说道:“你们搞互联网的,看问题的角度都那么奇特吗?”

    陈贵良说道:“这不是从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而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我的很多课程,需要老师高抬贵手才不挂科。但我报的哲学课,都是靠自己考合格的。”

    “但你是做互联网的,对互联网发展有过深入思考吧?”林教授说道,“今年中国互联网进入疯投时代,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我正好也在关注互联网,想跟你聊一聊。”

    陈贵良问:“林教授想聊什么?”

    林教授说:“你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看法。”

    陈贵良道:“现在和今后,全世界只有两大互联网中心。一个中国,一个美国。再无其他中心。”

    林教授笑道:“你的这个观点,如果展开了讲,都能写一篇研究生论文了。还有呢?”

    陈贵良道:“互联网会越来越个人化,以用户为中心。我很期待万物互联时代。”

    “万物互联?”林教授没听明白。

    陈贵良说:“从公用设施到个人家具,通通接入互联网!”

    林教授仔细想想:“这个说法,非常科幻。”

    “对于十年前的人来说,现在的互联网也很科幻。”陈贵良道。

    “也对,现在就很科幻,”林教授掏出手机说,“互留一个号码。有疑问你可以联系我,但尽量不要在工作时间。我对互联网有什么疑问,也希望能向你请教。”

    陈贵良道:“请教不敢当。”

    林教授说:“这不是客套,我真在研究互联网。去年电商的崛起,让我看到了新的发展思路,电子商务很可能重构流通系统。我最近萌发了一个‘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即把宽带网络,跟交通、能源并列为经济发展基石。互联网的基础建设,也应当作为国家大搞基建的一部分。”

    这位先生,还真是基建狂魔,研究啥都最终转为搞基建。

    林教授又说:“所以,你真的可以申请CCER科研助理,协助我研究互联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