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回头,满脸激动地问道:

    “我怎么冷静?”

    “这一次参与卫星制造的人,少说有一两万人。”

    “这一两万人要是分一点到空军系统,去装配飞机,你觉得我们的飞机会怎么样?”

    这句话,瞬间就提点到了郭松。

    他稍微思考一会儿,便沉默着低下头。

    卫星和飞机,都是高精密装备。

    相对而言,卫星的要求比飞机更高,并且在一些零件方面,这两个东西还存在着相似之处。

    航天系统的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按照图纸,按照一系列的流程,将卫星制造出来。

    那如果调整到空军系统呢?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大批量制造飞机零件,然后大批量组装呢?

    想到这种可能,郭松也变得格外兴奋,但是很快,他脸上的兴奋就消散得无影无踪。

    因为这两个东西都很重要,而且航天系统的人本来就少,要是再把这些人调到空军系统,去生产飞机,那航天系统可以直接停摆了。

    不过,这件事还是可以打个报告,看看领导的想法。

    心中打定主意,郭松把注意力又转回到冯振华身上。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冯振华的演讲已经结束,演讲的人变成了小米重工的那个负责人。

    叫做鲁敬辰。

    和冯振华的慷慨激昂不同,鲁敬辰的演讲就显得内敛许多。

    或许是因为在场的人里,只有他们小米重工的几个人,不是体制内的。

    不对,他好像是金陵航天航空大学的教授。

    前方,鲁敬辰强行维持住脸上的平静,平静的开口:

    “这一次的成功,我们小米重工只是抛砖引玉,离不开大家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领导们的支持。”

    “在此,我代表小米重工,向各位致谢!”

    “但是,我们的征程还未结束,我们的前方,还是荆棘遍地。”

    “我们需要将自己的学识化为利剑,将我们的经验化为盾牌,一手盾牌,一手利剑,斩破所有阻拦在我们面前的障碍!”

    “感谢大家!”

    很冠冕堂皇的话,把周围的人都感谢了一圈。

    在他说完后,掌声再一次变得浓烈。

    说完客套话,他又将话筒还给冯振华,冯振华又按照之前确定的流程,点了几个兄弟单位的代表上台讲话。

    在车间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