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

    其实很多芯片是属于有价无市。

    不是简单的卡脖子,而是一个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

    国外的公司,他们只生产一种或者两三种芯片,然后就靠着这些芯片,一直迭代升级,一直搞。

    他们出售的价格,可以覆盖相关的成本。

    唯一限制他们的,就是短上班时间导致的低产量。

    可问题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小米重工的芯片使用量必然会翻倍,如果这些芯片的厂家还是原来的产量,会很麻烦。

    所以他才会提出来。

    提出来归提出来,但他没指望杨威会答应。

    因为目前的华夏国内,芯片专业人才凋零,相关专业的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去了国外。

    留在国内的部分,也在各大官方研究所,名字藏得很深,找都找不到。

    除了人员,还有厂房。

    图纸他随时可以掏出来,技术也可以随时掏出来。

    但人,想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让芯片良品率提上来,需要时间,即便有着系统加成,那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0×150%=0。

    1*150%=1.5。

    首先得有,才能提升。

    没有的东西,没法提升!

    两个人沉默着把凉掉的茶水喝干,林易抬手一指书房大门:“走吧,杨书记,时间也不早了,我先送你们回去。”

    “好!”杨威点点头,欣然同意了这个建议。

    随后,他就跟在林易身后,走出书房,看见书房外站着的几个人,又朝这几人点点头。

    收到他的信号,站在书房外的这几人脸上露出笑容,也陆陆续续跟在杨威身后,和林易一起,走出了客厅。

    在院子外又寒暄了一会儿,杨威才回到车里,让秘书启动车辆离开。

    等到他们的车辆灯光消失在村道尽头,林易抬起双手,哈了一口气,转身刚要进门,门口右边的黑暗里,就传来一个声音:

    “林总可真是日理万机,这都过年前一天了,居然还在忙工作啊!”

    突然跳出来的声音,吓了林易一跳,但听清楚这声音是谁后,他又翻着白眼回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大桥书记,几个月不见,你也学会听墙角了?”

    “什么叫听墙角?”黑暗里,率先走出来两口大白牙,大白牙后面,是江大桥和他的秘书。

    江大桥背着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